一、依據:
依據本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總監圖」(90/6~ 94/12) 及「資訊教
育基礎建設計畫」(86/7~96/6)辦理。
|
二、目的:
(一)提昇教師資訊素養,能在教學中正確使用資訊科技。
(二)加強教師對教育本質的認知與智慧財產權的尊重。
(三)培養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教學之能力。
|
三、補助對象:
(一)各助市政府教育局
(二)大專校院
|
四、補助基準或原則:
(一)培訓對象:各縣市公私立高中、高職、國中、國小在職教師。
(二)辦理時間:開課時間以利用寒假、暑假、夜間、週末實施為原則
。
(三)以部分補助為原則。
(四)補助項目:
1.資訊素養課程(資訊倫理、資訊相關法令、資訊安全議題、資
訊融入教學介紹、生命教育等)。
2.資訊融入教學應用(結合學習科技)。
3.資訊工具的應用。
4.設備維修及管理(如:網路管理、簡易維修等)。
5.針對資訊種子學校的種子教師團隊開辦進階深入課程。
(五)課程內容說明:
┌─────────┬─────────────┬────┐
│一 資訊素養課程 │(一)資訊倫理 │ │
│ │(二)資訊相關法律 │ │
│ │(三)資訊安全議題 │ │
│ │(四)資訊融入教學介紹 │ │
│ │(五)生命教育 │ │
├─────────┼─────────────┼────┤
│二 資訊融入教學 │資訊融入教學 │ │
│ │包含主題探究、行動研究等相│ │
│ │關研討活動 │ │
├─────────┼─────────────┼────┤
│三 工具類課程 │請依教師需求自訂 │ │
│ │研習內容及研習時數 │ │
├─────────┼─────────────┼────┤
│四 網管類課程 │請依教師需求自訂 │ │
│ │研習內容及研習時數 │ │
├─────────┼─────────────┼────┤
│五 資訊種子學校教│1 資訊倫理、法律與安全議題│由資訊種│
│ 師團隊訓練課程│2 網路教學 │子學校各│
│ │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設計與實│區輔導計│
│ │ 施 │畫辦理,│
│ │ │限資訊種│
│ │ │子教師參│
│ │ │加。 │
└─────────┴─────────────┴────┘
(六)開課方式可以傳統面授方式或非同步遠距教學模式(網路課程+
面授)方式辦理。
|
五、申請及審查作業:
(一)由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或大專校院依本作業要點,依縣(市)內在
職教師需求(大專校院以鄰近縣市需求為主)先行規劃並提出申
請計畫,經審核後補助經費辦理。
(二)申請單位請填寫課程研習計畫六份,於指定日期前(郵戳為憑)
郵寄至教育部電算中心申請補助。
(三)上開表格請逕至教育部網站最新消息網頁 http:// www.edu.tw
下載使用。
(四)補助額度依審查結果及視年度預算情形循行政程序簽核後核撥。
(五)請各縣市於年度開始前規劃計畫書提報作業,俾利本部於每年度
前四個月完成核定通知地方政府透列預算。
|
六、經費請撥與核銷:
(一)申請實施計畫經本部核定後,函請各申請單位備文檢據報部請款
,並依「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規定辦理。
各項活動應於年度終了前執行完畢。
(二)實施校務基金學校納入校務基金收支處理。補助單位如為私立大
專校院,部分補助者免報核銷;全額補助者於計畫辦理結束後一
個月內將原始支出憑證報部核銷。
|
七、補助成效考核:
(一)接受本補助案之所有課程,申請單位須將上課講義、學員心得或
培訓成果作品置於申請單位的網站上,並提供本部連結,課程辦
理完畢時須將課程講義、學員心得或培訓成果作品檔案上傳至教
育部指定網站上(核定補助時通知),以提供其他教師參考閱覽
。
(二)受補助單位應將培訓人次、課程等執行成果填具成效考核報告表
送本部備查,俾據以考核。
(三)工具類課程及資訊融入教學應用課程需要求學員製作融入教學教
案或教材。
(四)依本要點補助所產生之講義、教材或軟體,授權本部在教育利用
範圍內得以無償重製、改作及利用。
(五)各縣市辦理本項活動績優人員,由權責單位從優敘獎以資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