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放射線(診斷)科專科醫師訓練課程基準
時間: 中華民國095年06月19日

所有條文

本課程訓練完成所需時間為4年
┌───┬────────┬─────┬─────┬─────┐
│訓練年│訓練項目(課程)│訓練時間  │評核標準(│備      註│
│      │                │          │方法)    │          │
├─┬─┼────────┼─────┼─────┼─────┤
│第│3 │一般醫學實務訓練│依本署訂定│學習護照(│          │
│1 │個│社區醫學基本課程│畢業後一般│由衛生署委│          │
│年│月│社區醫學相關選修│醫學訓練內│託財團法人│          │
│︵├─┼────────┤容及時間辦│醫院評鑑暨├─────┤
│PG│3 │一般內科、一般外│理(詳如附│醫療品質策│          │
│Y1│個│科、兒科擇一訓練│件)      │進會訂定)│          │
│︶│月│                │          │          │          │
│  ├─┼────────┼─────┼─────┼─────┤
│  │6 │1.放射生物學-游│6 個月    │1.通過訓練│1.依照「放│
│  │個│  離輻射安全與防│          │  醫院舉辦│  射性物質│
│  │月│  護,含輻射的生│          │  之單項或│  或可發生│
│  │  │  物效應、輻射傷│          │  合併考試│  游離輻射│
│  │  │  害等。        │          │  。      │  設備操作│
│  │  │2.一般放射物理學│          │2.指導者考│  人員管理│
│  │  │  (MRI 除外)。│          │  核。    │  辦法」規│
│  │  │3.放射影像解剖。│          │3.個案病例│  定,操作│
│  │  │4.對比劑與放射線│          │  研究:每│  放射性物│
│  │  │  科常用藥物。  │          │  人每個月│  質或可發│
│  │  │5.感染管制、廢棄│          │  至少完成│  生游離輻│
│  │  │  物處理、尖銳物│          │  一個個案│  射設備前│
│  │  │  處理、針刺預防│          │  病例研究│  ,應接受│
│  │  │  與處理、無菌觀│          │  報告或讀│  合格人員│
│  │  │  念。          │          │  書報告,│  規劃之操│
│  │  │6.醫療溝通、倫理│          │  並製作成│  作程序及│
│  │  │  、法律與病人安│          │  教學檔案│  輻射防護│
│  │  │  全。          │          │  。      │  講習,時│
│  │  │7.基礎放射診斷(│          │4.科際討論│  數不得少│
│  │  │  一般性):學習│          │  會:每週│  於 3小時│
│  │  │  一般 X  光片判│          │  每人至少│  。      │
│  │  │  讀、與判讀報告│          │  參加一次│2.前 3年內│
│  │  │  製發,如 Chest│          │  ,以學習│  完成輻射│
│  │  │  、KUB、Bone、 │          │  跨領域醫│  基礎課程│
│  │  │  Spine 等。    │          │  療團隊實│  、輻射度│
│  │  │8.醫院電腦資訊與│          │  際運作並│  量及劑量│
│  │  │  影像存取應用。│          │  加強全人│  、輻射生│
│  │  │9.CT  簡介:CT  │          │  醫療訓練│  物效應、│
│  │  │  放射物理學、各│          │  。      │  輻射防護│
│  │  │  次專科各部位適│          │          │  課程、原│
│  │  │  應症、禁忌症、│          │          │  子能相關│
│  │  │  檢查技術方法、│          │          │  法規、安│
│  │  │  與病人安全、注│          │          │  全作業程│
│  │  │  射機操作。    │          │          │  序及工作│
│  │  │10. 靜脈注射腎盂│          │          │  守則等相│
│  │  │    造影術。    │          │          │  關之講授│
│  │  │11. 鋇劑攝影檢查│          │          │  、小組討│
│  │  │    。          │          │          │  論或參加│
│  │  │                │          │          │  研討會至│
│  │  │                │          │          │  少18小時│
│  │  │                │          │          │  。      │
├─┼─┼────────┼─────┼─────┼─────┤
│第│  │基礎放射診斷(一│1.至少3個 │每年由訓練│          │
│2 │  │般性):一般X光 │  月,可分│醫院至少測│          │
│年│  │片技術、品管、判│  散在各科│驗一次(筆│          │
│至│  │讀製作與檢討(  │  訓練。  │試與閱片)│          │
│第│  │Chest、KUB、Bone│2.第1至4年│。        │          │
│4 │  │、Spine等一般X光│  之共同項│          │          │
│年│  │片判讀能力與品管│  目。    │          │          │
│  │  │)。            │          │          │          │
│  │  ├────────┼─────┼─────┼─────┤
│  │  │超音波診斷:    │3至5個月(│至少完成 2│          │
│  │  │1.一般超音波掃瞄│如含介入性│00例超音波│          │
│  │  │  。            │治療為4至6│之操作及初│          │
│  │  │2.超音波導引針吸│個月)    │步判讀報告│          │
│  │  │  穿刺及診療放射│          │。        │          │
│  │  │  線技術。      │          │          │          │
│  │  │3.各項介入性治療│          │          │          │
│  │  │  。            │          │          │          │
│  │  ├────────┼─────┼─────┼─────┤
│  │  │磁振造影:      │1.至少 3個│1.前二年中│          │
│  │  │1.磁振原理、安全│  月,可分│  完成且通│          │
│  │  │  、脈序,選擇與│  散在各科│  過磁振原│          │
│  │  │  頻譜分析等。  │  訓練。  │  理考試一│          │
│  │  │2.臨床磁振造影影│2.第2至4年│  次。    │          │
│  │  │  像診斷。      │  之共同項│2.至少完成│          │
│  │  │                │  目。    │  200例MRI│          │
│  │  │                │          │  之初步判│          │
│  │  │                │          │  讀報告。│          │
│  │  ├────────┼─────┼─────┼─────┤
│  │  │乳房攝影:明瞭乳│3 個月    │至少完成 1│          │
│  │  │房攝影檢查方法、│          │20例初步判│          │
│  │  │診斷限制、診斷原│          │讀並製作紀│          │
│  │  │則、判讀製作,以│          │錄。      │          │
│  │  │及病灶定位、活體│          │          │          │
│  │  │穿刺切片包括常規│          │          │          │
│  │  │乳房攝影與活體穿│          │          │          │
│  │  │刺切片等。      │          │          │          │
│  │  ├────────┼─────┼─────┼─────┤
│  │  │血管攝影:課堂講│第2至4年之│1.指導者考│          │
│  │  │授 2  小時、觀摩│共同項目  │  核操作技│          │
│  │  │後由協助操作到主│          │  術、無菌│          │
│  │  │操作。          │          │  觀念。  │          │
│  │  │                │          │2.至少參與│          │
│  │  │                │          │  160 例血│          │
│  │  │                │          │  管攝影診│          │
│  │  │                │          │  斷病例。│          │
│  │  ├────────┼─────┼─────┼─────┤
│  │  │診療性放射線學:│第3至4年之│1.指導者考│          │
│  │  │1.各項影像指引下│共同項目  │  核操作技│          │
│  │  │  之血管外介入性│          │  術、無菌│          │
│  │  │  檢查及治療(PT│          │  觀念。  │          │
│  │  │  CD、PCN、biops│          │2.至少參與│          │
│  │  │  y, drainage、a│          │  100 例影│          │
│  │  │  spiration 等)│          │  像指引下│          │
│  │  │  。            │          │  之血管外│          │
│  │  │2.各項血管介入性│          │  介入性檢│          │
│  │  │  治療(栓塞術、│          │  查及治療│          │
│  │  │  血管成形術、血│          │  。      │          │
│  │  │  管支架置放等)│          │3.4 年內至│          │
│  │  │  。            │          │  少參與40│          │
│  │  │                │          │  例各項血│          │
│  │  │                │          │  管內介入│          │
│  │  │                │          │  性治療。│          │
│  │  ├────────┼─────┼─────┼─────┤
│  │  │CT:預先判讀、個│第1至4年之│1.至少完成│實際參與。│
│  │  │案討論。        │共同項目  │  400 例CT│          │
│  │  │                │          │  之初步判│          │
│  │  │                │          │  讀報告。│          │
│  │  │                │          │2.指導者考│          │
│  │  │                │          │  核判讀正│          │
│  │  │                │          │  確性。  │          │
│  │  │                │          │          │          │
│  │  ├────────┼─────┼─────┼─────┤
│  │  │神經放射診斷:  │3至5個月(│1.指導者考│          │
│  │  │1.頭部脊柱 X  光│如含介入性│  核操作技│          │
│  │  │  檢查、電腦斷層│診療為4至6│  術、無菌│          │
│  │  │  造影術、電腦斷│個月)    │  觀念、與│          │
│  │  │  層血管成像術及│          │  判讀正確│          │
│  │  │  磁振造影術。  │          │  性。    │          │
│  │  │2.脊髓腔及血管造│          │2.每年由訓│          │
│  │  │  影。          │          │  練醫院至│          │
│  │  │3.診斷放射線技術│          │  少測驗一│          │
│  │  │  。            │          │  次。    │          │
│  │  │4.各項介入性治療│          │          │          │
│  │  │  。            │          │          │          │
│  │  ├────────┼─────┼─────┼─────┤
│  │  │肌肉骨骼關節放射│3個月(如 │3.個案病例│          │
│  │  │診斷:          │含介入性診│  研究:每│          │
│  │  │1.骨骼關節 X  光│療為4至6個│  月一次,│          │
│  │  │  檢查、電腦斷層│月)      │  每人每月│          │
│  │  │  造影術及磁振造│          │  至少完成│          │
│  │  │  影術。        │          │  一個個案│          │
│  │  │2.關節造影。    │          │  病例研究│          │
│  │  │3.活體切片檢查及│          │  報告或讀│          │
│  │  │  診療放射線技術│          │  書報告,│          │
│  │  │  。            │          │  並製作成│          │
│  │  │4.各項介入性治療│          │  教學檔案│          │
│  │  │  。            │          │  。      │          │
│  │  ├────────┼─────┤4.各科每二├─────┤
│  │  │泌尿生殖放射診斷│3 個月    │  週至少有│          │
│  │  │:              │          │  一次教學│          │
│  │  │1.腹部 X  光檢查│          │  或影像研│          │
│  │  │  、靜脈注射腎盂│          │  討會。  │          │
│  │  │  造影術(IVU) │          │5.科際討論│          │
│  │  │  、電腦斷層造影│          │  會:每週│          │
│  │  │  術及磁振造影術│          │  每人至少│          │
│  │  │  。            │          │  參加一次│          │
│  │  │2.切片檢查及診療│          │  ,以學習│          │
│  │  │  放射線技術。  │          │  跨領域醫│          │
│  │  ├────────┼─────┤  療團隊實├─────┤
│  │  │兒童放射線診斷:│3 個月    │  際運作。│          │
│  │  │1.常規檢查、電腦│          │6.研究論文│          │
│  │  │  斷層造影術、磁│          │  發表:擔│          │
│  │  │  振造影術。    │          │  任住院醫│          │
│  │  │2.特別攝影。    │          │  師期間內│          │
│  │  ├────────┼─────┤  至少發表├─────┤
│  │  │消化道放射診斷:│          │  一篇論文│          │
│  │  │1.消化道鋇劑檢查│          │  。      │          │
│  │  │  。            │          │7.第四年任│          │
│  │  │2.腹部血管造影及│          │  住院總醫│          │
│  │  │  診療放射線技術│          │  師六個月│          │
│  │  │  。            │          │  到一年,│          │
│  │  │3.腹部 X  光檢查│          │  訓練科際│          │
│  │  │  、電腦斷層造影│          │  溝通與協│          │
│  │  │  術及磁振造影術│          │  調。    │          │
│  │  │  。            │          │          │          │
│  │  │4.各項介入性治療│          │          │          │
│  │  │  。            │          │          │          │
│  │  ├────────┼─────┤          ├─────┤
│  │  │胸腔放射診斷:  │3個月(如 │          │          │
│  │  │1.胸部 X  光檢查│含介入性診│          │          │
│  │  │  、電腦斷層造影│療為4至6個│          │          │
│  │  │  術及磁振造影術│月)      │          │          │
│  │  │  (含心臟血管系│          │          │          │
│  │  │  統)。        │          │          │          │
│  │  │2.對比劑檢查(含│          │          │          │
│  │  │  支氣管造影及血│          │          │          │
│  │  │  管攝影)。    │          │          │          │
│  │  │3.胸部穿刺活體檢│          │          │          │
│  │  │  查。          │          │          │          │
│  │  │4.各項介入性治療│          │          │          │
│  │  │  。            │          │          │          │
│  │  ├────────┼─────┤          ├─────┤
│  │  │選修:核醫科、病│1至3個月  │          │          │
│  │  │理科、放射腫瘤科│          │          │          │
│  │  │等。            │          │          │          │
└─┴─┴────────┴─────┴─────┴─────┘
註:
1.醫療溝通、醫療倫理、病人安全之講授、討論會:每月至少30分鐘。
2.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年會:3年至少參加2次,以學習科學口頭報告或
  壁報製作、3年內至少報告1次。
3.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月會:每年至少參加 7次,以瞭解不同醫院之不
  同病例與經驗交流、3年內至少報告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