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
一、本注意事項依「中華民國一百十五年度直轄市及縣(市)總預算附屬
單位預算編製要點」第二十三點規定訂定之。
|
二、一百十五年度(以下簡稱本年度)臺北市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以下
簡稱附屬單位預算),包括營業基金、作業基金、債務基金及特別收
入基金(以下合稱各基金)預算之編製,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外,悉
依本注意事項規定辦理。
|
三、營業基金預算之編製,應本企業化經營原則,設法提高產銷營運量,
增加收入,抑減成本及費用,並積極研究發展,改進產銷及管理技術
,提高產品及服務品質,以提升經營績效,除負有政策任務者外,應
以追求最佳盈餘為目標。
作業基金預算之編製,應本財務自給自足原則,設法提升業務績效及
擴展自償性資金來源,完整回收營運成本,減少對市庫之依賴,以達
成最佳效益為目標。
債務基金及特別收入基金預算之編製,應在法令允許或指定之財源範
圍內,妥善規劃整體財務資源,並設法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以達成基
金設立目的。
各基金應積極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以發揮資產效益,並加強財務管理
及現金調度,以提高運用效能。
|
第二章 預算案之籌劃
|
四、附屬單位預算之籌編,應依行政院訂定之「一百十五年度中央及地方
政府預算籌編原則」(以下簡稱預算籌編原則)辦理。
|
五、各基金應依本府當前施政目標,妥為規劃未來四個年度施政計畫,並
就各重要計畫推估各年度所需經費,於籌編年度預算時,通盤檢討上
開計畫辦理之優先順序及成本效益,在財務可行之基礎下核實編列預
算。
|
六、各基金所屬基金編製之分預算,併入各該基金附屬單位預算表達。
|
第三章 先期作業
|
七、各基金興建市有建物,應依「臺北市政府興建市有建物工程經費審議
程序」及相關流程圖,將其工程經費估算書等資料送臺北市政府(以
下簡稱本府)工務局,由該局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層級長
官組成興建市有建物工程經費審議小組初審。
|
八、各基金預算員額(含約聘僱)與臨時人員員額計畫、出國計畫,應送
請本府人事處,由該處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
專案小組初審。
|
九、各基金研究發展計畫,應依「臺北市政府委託研究計畫先期審查及執
行作業要點」規定送本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以下簡稱研考會),
由該會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各基金重大活動及出版品計畫,應送研考會,由該會會同有關機關提
請副秘書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一、各基金新購與汰換及租賃車輛計畫,應依「臺北市政府各機關學校
購置及租賃公務車輛補充規定」送本府主計處(以下簡稱主計處)
,由該處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
審。
|
十二、各基金資訊及科技計畫,應依「臺北市政府資訊及科技計畫先期審
查作業要點」規定送本府資訊局,由該局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
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三、各基金災害防救計畫,應依臺北市(以下簡稱本市)地區災害防救
計畫送本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由該辦公室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
長以上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四、各基金就本市公民提案審查會議審查通過之提案,經機關評估擬編
列預算辦理者,應依「臺北市推動公民養成—公民提案與審查作業
程序」規定送本府民政局,由該局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
層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五、各基金購置或興建公有建物(含用地取得)計畫,應依「臺北市政
府各機關購置或興建公有建物(含用地取得)計畫先期審查作業原
則」規定送本府財政局,由該局會同有關機關提請副秘書長以上層
級長官組成專案小組初審。
|
十六、各基金概算項目屬公共工程中程計畫者,應送請研考會複評。
|
十七、有關各專案小組依第七點至第十五點規定辦理初審時,除興建市有
建物工程經費、預算員額(含約聘僱)與臨時人員員額計畫、公民
提案預算計畫及購置或興建公有建物(含用地取得)計畫外,餘均
應在本府核定各該專案計畫概算額度內統籌控管審查,並將初審結
果,於規定時間送達主計處。
主計處於彙整後提報年度計畫及預算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預算審
查委員會)複審。
|
十八、研考會依第十六點規定複評之結果,應送主計處併同該處審查各基
金概算初審意見,提報預算審查委員會複審。
|
第四章 概算之編製
|
十九、各基金主管機關,應依本府訂頒之施政綱要,擬定其主管範圍內之
事業計畫,並指示所屬基金擬訂業務計畫;各基金根據業務計畫、
預算籌編原則及本市總預算附屬單位預算編製作業手冊等規定編製
概算。
前項事業計畫,應表達各事業願景及策略目標,並兼顧環境保護、
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就經營政策、重要投資、產銷營運(業務)
等目標訂定之。
|
二十、各基金編製重大新興計畫概算時,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各基金於研擬重大新興施政計畫或重大新興公共工程建設計
畫時,應先考量及徵詢民間參與之意願,凡經評估適宜由民
間辦理之業務或具自償性之計畫,應優先由民間興辦或獎勵
民間參與。
(二)如經前款評估結果,須由本府編列預算辦理者,各基金應就
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財源籌措及資
金運用之說明,且應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公布於相關網站
。上開成本效益分析,應確實評估未來營運及維修成本支出
等相關財源籌措之可行性;若屬繼續性計畫,並應考量未來
四年可用資源概況,妥為規劃所需經費。
(三)各項重大新興公共工程建設計畫概算,應按先期規劃、施工
流程及執行能力,分年分段核實編列;尤其涉及都市計畫變
更、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估及文化資產保護者,應於規劃
設計時先完成相關作業,再依施工流程及執行能力編列工程
費用,以符實際。
(四)另為配合中央政府統籌全國財力資源,俾其合理分配及有效
運用,本府各類重大新興公共工程建設計畫,各基金應依照
行政院訂定之「政府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實施要點」規定
辦理。
|
二十一、各基金應切實依主管機關之指示與主計處所定之「臺北市總預算
各機關共同項目費用與購置物品設備編列基準表」等規定編列。
|
二十二、當年度盈餘(賸餘)及以前年度未分配之累積盈餘(賸餘),應
檢討是否就其部分或全部盈餘(賸餘)解繳市庫。但所請由庫增
資、增撥基金及彌補虧損(短絀)等,除屬特殊必要者外,均不
予考慮。
|
二十三、各基金如有請求中央補助事項,應依行政院訂定之「中央對直轄
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以下簡稱補助辦法),於中央各
主管機關通知期限內提出申請。
各基金凡接受中央之補助款,應依補助辦法第十八條第一項及第
二項規定編列概算,並註明編列依據。
|
二十四、各基金應積極檢討捐助財團法人、核撥行政法人等團體之合理性
及必要性,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
二十五、各基金轉投資於其他事業持股比率超過百分之五十者,該被投資
事業亦應編製分預算,併入各該基金附屬單位預算表達。
|
第五章 概算之審查
|
二十六、主計處就審查各基金所編概算之初審意見,以及各專案小組初審
結果,彙整後提報預算審查委員會複審。
前項預算審查委員會得視事實需要,聽取各基金對於所編概算內
容之說明。
|
二十七、主計處應依據預算審查委員會複審結果,綜合整理,簽報市長核
定後,通知各基金主管機關轉知所屬基金據以編製附屬單位預算
案。
|
第六章 預算案之編製
|
二十八、各基金應切實依本府核定預算案數及規定之書表格式,整編各該
附屬單位預算案,並按規定時間、份數,陳報主管機關。凡經本
府刪除或未經核定之計畫項目及經費,均不得擅自列入預算案;
另應注意與本府所編本市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以下
簡稱附屬單位預算綜計表)勾稽相符,確實無訛。
|
二十九、各基金主管機關對於所屬基金編送之附屬單位預算案,應依本府
核定情形切實審核,並按規定時間、份數送達主計處。
|
三十、主計處收到各基金主管機關所送附屬單位預算案後,應即就內容彙
核處理,其有修正原核定計畫或新興計畫之重大事項,應再詳加審
查,陳報本府核定。
|
三十一、主計處應根據前點彙核處理後之附屬單位預算案,按營業及非營
業二部分,分別彙整編成附屬單位預算綜計表,隨同本市總預算
案提報市政會議討論通過後,由本府依規定時限送請臺北市議會
(以下簡稱市議會)審議。
前項非營業部分應按作業基金、債務基金及特別收入基金分類綜
計。
|
第七章 附則
|
三十二、各基金及其主管機關於列席市議會說明其預算內容時,對有關以
前年度預算執行成效暨本年度計畫與預算配合編列情形等,應事
先充分準備資料,對於重大項目,並應製備圖表分析說明。
|
三十三、本府許可設立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各
主管機關應依「臺北市財團法人依法預算須送臺北市議會之預算
編製注意事項」,將其本年度預算書配合本市總預算案時程,提
報市政會議討論通過後,送請市議會審議。
至各基金投資或經營其他事業及捐助基金累計未超過百分之五十
之財團法人,則應配合本市總預算案時程,由各主管機關依規定
彙整各該事業及財團法人之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送請市議會,並
副知主計處。
|
三十四、本府核撥設立之行政法人,其預算須送市議會審議者,各監督機
關應依「臺北市行政法人預算編製注意事項」,將其本年度預算
書配合本市總預算案時程,提報市政會議討論通過後,送請市議
會審議。
|
三十五、本市附屬單位預算案編製日程表及概(預)算書表格式等,由主
計處定之。
|
三十六、本市附屬單位預算之分預算案編製,準用本注意事項之規定。
|
三十七、本注意事項未盡事宜,主計處得另訂補充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