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

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薪資所得扣繳辦法
時間: 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

制定依據

1. 所得稅法 中華民國113年8月7日 (現行法規)
納稅義務人有下列各類所得者,應由扣繳義務人於給付時,依規定之扣繳
率或扣繳辦法,扣取稅款,並依第九十二條規定繳納之:
一、公司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及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營
    利事業之股利;合作社、其他法人、合夥組織或獨資組織分配予非中
    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社員、出資者、合夥人或獨資資本主之盈餘。
二、機關、行政法人、團體、學校、事業、破產財團之破產管理人、執行
    業務者或信託行為之受託人因管理、處分信託財產所給付之薪資、利
    息、租金、佣金、權利金、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
    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非屬保險給付之養老金、
    告發或檢舉獎金、結構型商品交易之所得、執行業務者之報酬,及給
    付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
    得。
三、第二十五條規定之營利事業,依第九十八條之一之規定,應由營業代
    理人或給付人扣繳所得稅款之營利事業所得。
四、第二十六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分支機構之國外影片事業,其在中
    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所得額。
獨資、合夥組織之營利事業依第七十一條第二項或第七十五條第四項規定
辦理結算申報或決算、清算申報,有應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獨資
資本主或合夥組織合夥人之盈餘者,應於該年度結算申報或決算、清算申
報法定截止日前,由扣繳義務人依規定之扣繳率扣取稅款,並依第九十二
條規定繳納;其後實際分配時,不適用前項第一款規定。
前項獨資、合夥組織之營利事業,依法辦理結算、決算或清算申報,或於
申報後辦理更正,經稽徵機關核定增加營利事業所得額;或未依法自行辦
理申報,經稽徵機關核定營利事業所得額,致增加獨資資本主或合夥組織
合夥人之盈餘者,扣繳義務人應於核定通知書送達之次日起算三十日內,
就應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獨資資本主或合夥組織合夥人之新增盈
餘,依規定之扣繳率扣取稅款,並依第九十二條規定繳納。
前三項各類所得之扣繳率及扣繳辦法,由財政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立法理由〕
一、第一項第二款修正如下:
    (一)增訂行政法人(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等)給付該款規定之所得
          ,應由扣繳義務人依規定扣繳稅款。
    (二)衡酌破產財團係破產人之財產總稱,其給付行為由破產管理人
          為之,爰予定明。另信託行為之受託人因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
          而發生費用致有給付各類所得情形,應責由該受託人負扣繳責
          任,俾及時扣取稅款,爰予增列。至信託財產發生之收入,受
          託人依現行第三條之四規定計算或分配受益人之所得,依現行
          第八十九條之一規定辦理扣繳。
二、第二項酌作文字修正。
三、第三項及第四項未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