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

法規資訊

制定依據

1. 保稅倉庫設立及管理辦法 中華民國102年3月28日
  保稅貨物得依下列方式辦理重整:
  一、檢驗、測試:存倉貨物予以檢驗、測試。
  二、整理:存倉貨物之整修或加貼標籤。
  三、分類:存倉貨物依其性質、形狀、大小顏色等特徵予以區分等級或
      類別。
  四、分割:將存倉貨物切割。
  五、裝配:利用人力或工具將貨物組合。
  六、重裝:將存倉貨物之原來包裝重行改裝或另加包裝。
  前項貨物之重整應受下列限制:
  一、不得改變原來之性質或形狀。但雖改變形狀,卻仍可辨認其原形者
      ,不在此限。
  二、在重整過程中不發生損耗或損耗甚微。
  三、不得使用複雜大型機器設備。
  四、重整後不合格之貨物,如屬國內採購者,不得報廢除帳,應辦理退
      貨,如屬國外採購者,除依規定退貨掉換者外,如檢具發貨人同意
      就地報廢文件,准予報廢除帳。
  五、重整後之產地標示,應依其他法令有關產地之規定辦理。
  貨物所有人或倉單持有人於保稅倉庫內重整貨物前,應向海關報明貨物
  之名稱、數量、進倉日期、報單號碼、重整範圍及工作人員名單,經海
  關發給准單後,由海關派員駐庫監視辦理重整。但經海關核准自主管理
  之保稅倉庫及設於加工出口區之保稅倉庫,得免派員監視。重整貨物人
  員進出保稅倉庫,海關認有必要時,得依海關緝私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辦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