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依據
一、警察法。
二、警察教育條例。
三、警察人員管理條例。
四、警察勤務條例。
五、教師法。
六、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
貳、目的
精實教育訓練,提升執勤能力,確保社會治安。
|
參、共識
一、精實教育訓練,提升員警察素質,提高工作績效。
二、精實教育訓練,有效執行警察勤務,確保個人安全。
|
肆、要求
一、學校教育:
建立養成、進修、深造之完整教育體系,務使學校教育與警察實務結
合。
二、常年訓練:
建立個人、組合、特殊任務警力、專業、幹部、專案及師資訓練之完
整訓練制度,務使常年訓練與警察勤務相結合。
|
伍、工作項目與執行
┌──────┬───────────┬──────┬─┬──┐
│工作項目 │ │ │適│ │
├─┬────┤ 執 行 要 領 │ 任務區分 │用│備考│
│項│ 目 │ │ │法│ │
│ │ │ │ │令│ │
├─┼────┼───────────┼──────┼─┼──┤
│壹│一 教育│培養奉行憲政,效忠國家│ │ │ │
│ │ 目標│,服務人民,依法行政,│ │ │ │
│學│ │術德兼修之現代警察。 │ │ │ │
│校│二 教育│(一)中央警察大學: │(一)署: │「│ │
│教│ 區分│ 1 養成教育: │ 1 策訂│警│ │
│育│ │ (1)本科: │ 政策│察│ │
│ │ │ 招考公立或已│ 、計│教│ │
│ │ │ 立案之私立高│ 畫及│育│ │
│ │ │ 級中學或同等│ 督導│條│ │
│ │ │ 學校畢業,或│ 、管│例│ │
│ │ │ 具有同等學歷│ 制與│」│ │
│ │ │ 者及警察學校│ 執行│「│ │
│ │ │ 或警察專科學│ 。(│警│ │
│ │ │ 校專科警員班│ 協調│察│ │
│ │ │ 畢業,服務滿│ 中央│人│ │
│ │ │ 二年以上之現│ 警察│員│ │
│ │ │ 職績優佐警,│ 大學│進│ │
│ │ │ 轉學大學部三│ 配合│修│ │
│ │ │ 年級。 │ ) │及│ │
│ │ │ (2)專修科: │ 2 提供│深│ │
│ │ │ 招考警察學校│ 必要│造│ │
│ │ │ 或警察專科學│ 支援│教│ │
│ │ │ 校警員班畢業│ 。 │育│ │
│ │ │ 服務滿三年之│(二)學校:│實│ │
│ │ │ 現職績優佐警│ 負責各│施│ │
│ │ │ ,實施二年專│ 項工作│辦│ │
│ │ │ 科教育。 │ 之策劃│法│ │
│ │ │ 2 進修教育: │ 、督導│」│ │
│ │ │ (1)警佐班: │ 、管制│ │ │
│ │ │ 甄選現職資深│ 、執行│ │ │
│ │ │ 績優巡佐或相│ 與考核│ │ │
│ │ │ 當職務,實施│ 。 │ │ │
│ │ │ 四至六個月教│(三)各警察│ │ │
│ │ │ 育。 │ 機關:│ │ │
│ │ │ (2)專業班: │ 提供見│ │ │
│ │ │ 依警察勤(業│ 習場所│ │ │
│ │ │ )務需要調訓│ 及必要│ │ │
│ │ │ 現職警官,實│ 之支援│ │ │
│ │ │ 施三個月以下│ 。 │ │ │
│ │ │ 在職專業講習│ │ │ │
│ │ │ 。 │ │ │ │
│ │ │ 3 深造教育: │ │ │ │
│ │ │ (1)警正班: │ │ │ │
│ │ │ 甄選現任警佐│ │ │ │
│ │ │ 一階一或委任│ │ │ │
│ │ │ 一級職務,具│ │ │ │
│ │ │ 有警正任用資│ │ │ │
│ │ │ 格者,實施四│ │ │ │
│ │ │ 至六個月之教│ │ │ │
│ │ │ 育。 │ │ │ │
│ │ │ (2)警監科: │ │ │ │
│ │ │ 甄選現任警正│ │ │ │
│ │ │ 一階一級或薦│ │ │ │
│ │ │ 任一級職務,│ │ │ │
│ │ │ 具有警監任用│ │ │ │
│ │ │ 資格者,實施│ │ │ │
│ │ │ 四至六個月之│ │ │ │
│ │ │ 教育。 │ │ │ │
│ │ │ (3)研究班: │ │ │ │
│ │ │ 遴選現任警監│ │ │ │
│ │ │ 職務者,實施│ │ │ │
│ │ │ 四至六個月之│ │ │ │
│ │ │ 教育。 │ │ │ │
│ │ │ (4)警政研究所碩│ │ │ │
│ │ │ 士班: │ │ │ │
│ │ │ 招考中央警察│ │ │ │
│ │ │ 大學及各大學│ │ │ │
│ │ │ 相關科系畢業│ │ │ │
│ │ │ 生或同等學歷│ │ │ │
│ │ │ 者(現職警察│ │ │ │
│ │ │ 人員須服務公│ │ │ │
│ │ │ 職滿二年),│ │ │ │
│ │ │ 實施二至四年│ │ │ │
│ │ │ 研究教育。 │ │ │ │
│ │ │ (5)警政研究所博│ │ │ │
│ │ │ 士班: │ │ │ │
│ │ │ 修業年限二至│ │ │ │
│ │ │ 六年,其應考│ │ │ │
│ │ │ 資格由內政部│ │ │ │
│ │ │ 會同教育部定│ │ │ │
│ │ │ 之。 │ │ │ │
│ │ │(二)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 │ │
│ │ │ : │ │ │ │
│ │ │ 1 養成教育: │ │ │ │
│ │ │ (1)專科警員班:│ │ │ │
│ │ │ 招考公立或│ │ │ │
│ │ │ 已立案之私│ │ │ │
│ │ │ 立高級中學│ │ │ │
│ │ │ 或同等學校│ │ │ │
│ │ │ 畢業,或具│ │ │ │
│ │ │ 有同等學歷│ │ │ │
│ │ │ 者,實施二│ │ │ │
│ │ │ 年專科教育│ │ │ │
│ │ │ 。 │ │ │ │
│ │ │ 甄選警員班│ │ │ │
│ │ │ 畢業之現職│ │ │ │
│ │ │ 員警,經補│ │ │ │
│ │ │ 修一年後取│ │ │ │
│ │ │ 得專科學資│ │ │ │
│ │ │ 。 │ │ │ │
│ │ │ (2)警員班: │ │ │ │
│ │ │ 招考公立或│ │ │ │
│ │ │ 已立案之私│ │ │ │
│ │ │ 立高級中學│ │ │ │
│ │ │ 或同學校畢│ │ │ │
│ │ │ 業,或具有│ │ │ │
│ │ │ 同等學歷者│ │ │ │
│ │ │ ,實施一年│ │ │ │
│ │ │ 警員教育。│ │ │ │
│ │ │ 遴選限期服│ │ │ │
│ │ │ 務機動保安│ │ │ │
│ │ │ 隊員轉服常│ │ │ │
│ │ │ 任警察,實│ │ │ │
│ │ │ 施七個月之│ │ │ │
│ │ │ 補修教育,│ │ │ │
│ │ │ 取得警員班│ │ │ │
│ │ │ 畢業資格。│ │ │ │
│ │ │ 2 進修教育: │ │ │ │
│ │ │ (1)巡佐班: │ │ │ │
│ │ │ 甄選適合升任│ │ │ │
│ │ │ 巡佐、小隊長│ │ │ │
│ │ │ 職務之現職績│ │ │ │
│ │ │ 優警(隊)員│ │ │ │
│ │ │ ,實施三月以│ │ │ │
│ │ │ 下之教育。 │ │ │ │
│ │ │ (2)專業班: │ │ │ │
│ │ │ 依警察勤(業│ │ │ │
│ │ │ )務需求,調│ │ │ │
│ │ │ 訓現職佐警,│ │ │ │
│ │ │ 實施三個月以│ │ │ │
│ │ │ 下之在職專業│ │ │ │
│ │ │ 講習。 │ │ │ │
│ │三 課程│(一)精神教育課程: │ │ │ │
│ │ 重點│ 以品德、倫理等精│ │ │ │
│ │ │ 神教育內涵為課程│ │ │ │
│ │ │ 重點,並加強生活│ │ │ │
│ │ │ 教育,培養團隊精│ │ │ │
│ │ │ 神,建立服務人群│ │ │ │
│ │ │ 之正確人生觀。 │ │ │ │
│ │ │(二)警察專業課程: │ │ │ │
│ │ │ 以警察勤(業)務│ │ │ │
│ │ │ 為課程重點,結合│ │ │ │
│ │ │ 實務需要,灌輸各│ │ │ │
│ │ │ 項警察專業知識。│ │ │ │
│ │ │(三)法律課程: │ │ │ │
│ │ │ 以法學為課程重點│ │ │ │
│ │ │ ,培育民主法治及│ │ │ │
│ │ │ 依法行政之觀念。│ │ │ │
│ │ │(四)一般課程: │ │ │ │
│ │ │ 以通識教育、行為│ │ │ │
│ │ │ 科學為重點,培育│ │ │ │
│ │ │ 正確行為準則。 │ │ │ │
│ │ │(五)體技課程: │ │ │ │
│ │ │ 以射擊、柔道、跆│ │ │ │
│ │ │ 拳、警棍、擒拿、│ │ │ │
│ │ │ 體能訓練等為重點│ │ │ │
│ │ │ 。 │ │ │ │
│ │ │(六)軍訓課程: │ │ │ │
│ │ │ 以基本教練、戰鬥│ │ │ │
│ │ │ 教育練為重點。 │ │ │ │
│ │ │(七)實習: │ │ │ │
│ │ │ 分派學生至各警察│ │ │ │
│ │ │ 機關實習警察勤(│ │ │ │
│ │ │ 業)務,印證學校│ │ │ │
│ │ │ 教育並使理論與實│ │ │ │
│ │ │ 務相結合。 │ │ │ │
│ │四 教育│(一)教師之任用,其資│ │「│ │
│ │ 師資│ 格及銓審程序,除│ │教│ │
│ │ │ 依有關法令規定辦│ │育│ │
│ │ │ 理外,應本專才專│ │人│ │
│ │ │ 任原則,遴聘學經│ │員│ │
│ │ │ 俱優人員擔任。 │ │任│ │
│ │ │(二)加強師資延攬,重│ │用│ │
│ │ │ 視師資培育,甄選│ │條│ │
│ │ │ 教職員前往國內外│ │例│ │
│ │ │ 學術研究機構進修│ │」│ │
│ │ │ 深造或研習。 │ │、│ │
│ │ │(三)落實學校與實務機│ │「│ │
│ │ │ 關人事交流制度,│ │教│ │
│ │ │ 保持師資人選精壯│ │師│ │
│ │ │ ,建立警察實務課│ │法│ │
│ │ │ 程師得考察訪問實│ │」│ │
│ │ │ 務機關制度,避免│ │、│ │
│ │ │ 理論與實務脫節。│ │「│ │
│ │ │(四)建立合理可行師資│ │教│ │
│ │ │ 評鑑制度,勵優汰│ │官│ │
│ │ │ 劣,提升師資水準│ │資│ │
│ │ │ 。 │ │格│ │
│ │五 教材│(一)編纂: │ │審│ │
│ │ 編審│ 1 警察專業課目應│ │查│ │
│ │ │ 編訂教材,其大│ │辦│ │
│ │ │ 小規格應統一,│ │法│ │
│ │ │ 並予編號。 │ │」│ │
│ │ │ 2 各課程系統或新│ │ │ │
│ │ │ 增課目,均應先│ │ │ │
│ │ │ 擬訂施教構想,│ │ │ │
│ │ │ 經審查核定後,│ │ │ │
│ │ │ 再行編撰有關課│ │ │ │
│ │ │ 目教材。 │ │ │ │
│ │ │ 3 現行使用教材如│ │ │ │
│ │ │ 因修法或實務變│ │ │ │
│ │ │ 更時,均應隨時│ │ │ │
│ │ │ 配合修正。 │ │ │ │
│ │ │ 4 每年定期舉辦「│ │ │ │
│ │ │ 教材編修研討會│ │ │ │
│ │ │ 」,釐定教材修│ │ │ │
│ │ │ 編及工作進度。│ │ │ │
│ │ │(二)審查: │ │ │ │
│ │ │ 警察專業教材均須│ │ │ │
│ │ │ 審查通過後,始可│ │ │ │
│ │ │ 使用。審查程序如│ │ │ │
│ │ │ 下: │ │ │ │
│ │ │ 1 初審: │ │ │ │
│ │ │ 由學校組成「教│ │ │ │
│ │ │ 材審查委員會」│ │ │ │
│ │ │ 為之。 │ │ │ │
│ │ │ 2 複審: │ │ │ │
│ │ │ 視教材內容、性│ │ │ │
│ │ │ 質分送各有關單│ │ │ │
│ │ │ 位審查。 │ │ │ │
│ │ │ 3 審定: │ │ │ │
│ │ │ 視教材內容由校│ │ │ │
│ │ │ 長或報請上級機│ │ │ │
│ │ │ 關核定。 │ │ │ │
│ │六 教學│採小教授班、啟發式教學│ │ │ │
│ │ 方式│方式,鼓勵學生主動發掘│ │ │ │
│ │ │問題,提出見解,培養其│ │ │ │
│ │ │思考、分析、組織、研判│ │ │ │
│ │ │、推理之能力,其要領如│ │ │ │
│ │ │下: │ │ │ │
│ │ │(一)一般課程: │ │ │ │
│ │ │ 採講解、示範、討│ │ │ │
│ │ │ 論、實作、測驗方│ │ │ │
│ │ │ 式實施。 │ │ │ │
│ │ │(二)實務課程: │ │ │ │
│ │ │ 以在專業教室實施│ │ │ │
│ │ │ 為原則,依案例設│ │ │ │
│ │ │ 計狀況誘導學生實│ │ │ │
│ │ │ 施狀況作業,問題│ │ │ │
│ │ │ 討論,最後由教官│ │ │ │
│ │ │ 提示重點或講評。│ │ │ │
│ │ │(三)實習教育: │ │ │ │
│ │ │ 由學校協調實務單│ │ │ │
│ │ │ 位實施,並編成輔│ │ │ │
│ │ │ 導考核小組,不定│ │ │ │
│ │ │ 期前往各實務單位│ │ │ │
│ │ │ 瞭解學生實習狀況│ │ │ │
│ │ │ ,協助解決有關問│ │ │ │
│ │ │ 題。 │ │ │ │
│ │ │(四)職前講習: │ │ │ │
│ │ │ 學生畢業前辦理職│ │ │ │
│ │ │ 前講習,聘各級實│ │ │ │
│ │ │ 務單位主管講解實│ │ │ │
│ │ │ 務作法,以利到職│ │ │ │
│ │ │ 後工作之遂行。 │ │ │ │
│ │七 教育│(一)以學校教育長期發│ │ │ │
│ │ 設施│ 展為目標,全盤考│ │ │ │
│ │ │ 量,整體規劃。 │ │ │ │
│ │ │(二)各項設施應切合教│ │ │ │
│ │ │ 學需要,並力求現│ │ │ │
│ │ │ 代化。 │ │ │ │
│ │ │(三)設施維修與增設,│ │ │ │
│ │ │ 兩者應兼籌並顧。│ │ │ │
│ │ │(四)校區環境應注意美│ │ │ │
│ │ │ 化與整潔。 │ │ │ │
│ │八 教育│(一)計畫管理: │ │ │ │
│ │ 管理│ 依據警察勤(業)│ │ │ │
│ │ │ 務需要擬訂年度教│ │ │ │
│ │ │ 育計畫,報奉核定│ │ │ │
│ │ │ 管制執行。 │ │ │ │
│ │ │(二)成效管理: │ │ │ │
│ │ │ 1 依教育計畫行事│ │ │ │
│ │ │ 曆所訂日程辦理│ │ │ │
│ │ │ 期中、期末測驗│ │ │ │
│ │ │ ,並依任課教師│ │ │ │
│ │ │ 之隨堂測驗、筆│ │ │ │
│ │ │ 記、抽問等所評│ │ │ │
│ │ │ 定之平時成績,│ │ │ │
│ │ │ 綜合評定學生成│ │ │ │
│ │ │ 績。 │ │ │ │
│ │ │ 2 就學生日常生活│ │ │ │
│ │ │ 行動及團體活動│ │ │ │
│ │ │ 作為,考核學生│ │ │ │
│ │ │ 操行成績。 │ │ │ │
│ │九 研究│中央警察與台灣警察專科│ │ │ │
│ │ 發展│學校負責警察縱術、技術│ │ │ │
│ │ │之研究發展,其作法如下│ │ │ │
│ │ │: │ │ │ │
│ │ │(一)兩校應依課程系統│ │ │ │
│ │ │ ,成立學術研究小│ │ │ │
│ │ │ 組定期舉辦學術研│ │ │ │
│ │ │ 討會或實務工作研│ │ │ │
│ │ │ 討會等,交換教學│ │ │ │
│ │ │ 與實務經驗。 │ │ │ │
│ │ │(二)從優編列學術研究│ │ │ │
│ │ │ 經費,鼓勵教師研│ │ │ │
│ │ │ 究發展,經常發表│ │ │ │
│ │ │ 學術論文,提供警│ │ │ │
│ │ │ 察行政之參考。 │ │ │ │
│ │ │(三)鼓勵教師及研究生│ │ │ │
│ │ │ 接受各級政府或警│ │ │ │
│ │ │ 察實務機關委託,│ │ │ │
│ │ │ 從事警政相關專題│ │ │ │
│ │ │ (案)研究。 │ │ │ │
│ │ │(四)積極參與推展各項│ │ │ │
│ │ │ 校際性、國際性警│ │ │ │
│ │ │ 察學術交流活動。│ │ │ │
│ │一○ 國│(一)國外: │(一)署: │行│ │
│ │ 內│ 由警政署依照警政│ 負責策│政│ │
│ │ 外│ 建設發展需求,配│ 畫、督│院│ │
│ │ 進│ 合會計年度擬訂國│ 導、管│83│ │
│ │ 修│ 外進修、專題研究│ 制執行│10│ │
│ │ 、│ 、研習、考察計畫│ 及行政│ 4│ │
│ │ 專│ ,報請內政部核定│ 支援。│台│ │
│ │ 題│ 或核轉行政院核定│(二)各警察│八│ │
│ │ 研│ 後實施。 │ 機關學│十│ │
│ │ 究│(二)國內: │ 校: │三│ │
│ │ 、│ 1 各警察機關得依│ 配合遴│人│ │
│ │ 研│ 勤(業)務需要│ 選及初│政│ │
│ │ 習│ ,遴薦優秀員警│ 審作業│考│ │
│ │ 、│ ,報由警政署審│ 。 │字│ │
│ │ 考│ 查後,推薦報考│ │第│ │
│ │ 察│ 國內各大學、研│ │三│ │
│ │ │ 究所與警政有密│ │六│ │
│ │ │ 切相關之系所進│ │八│ │
│ │ │ 修深造;但中央│ │四│ │
│ │ │ 警察大學警政研│ │七│ │
│ │ │ 究所足以培育者│ │號│ │
│ │ │ 除外。 │ │函│ │
│ │ │ 2 各警察機關得依│ │頒│ │
│ │ │ 勤(業)務需要│ │「│ │
│ │ │ ,自行核准所屬│ │公│ │
│ │ │ 申報考就讀空中│ │教│ │
│ │ │ 行政專科學校或│ │人│ │
│ │ │ 空中大學等。 │ │員│ │
│ │ │ │ │出│ │
│ │ │ │ │國│ │
│ │ │ │ │進│ │
│ │ │ │ │修│ │
│ │ │ │ │研│ │
│ │ │ │ │究│ │
│ │ │ │ │實│ │
│ │ │ │ │習│ │
│ │ │ │ │要│ │
│ │ │ │ │點│ │
│ │ │ │ │」│ │
│ │ │ │ │行│ │
│ │ │ │ │政│ │
│ │ │ │ │院│ │
│ │ │ │ │83│ │
│ │ │ │ │11│ │
│ │ │ │ │23│ │
│ │ │ │ │台│ │
│ │ │ │ │八│ │
│ │ │ │ │十│ │
│ │ │ │ │三│ │
│ │ │ │ │人│ │
│ │ │ │ │政│ │
│ │ │ │ │考│ │
│ │ │ │ │字│ │
│ │ │ │ │第│ │
│ │ │ │ │四│ │
│ │ │ │ │三│ │
│ │ │ │ │六│ │
│ │ │ │ │八│ │
│ │ │ │ │五│ │
│ │ │ │ │號│ │
│ │ │ │ │函│ │
│ │ │ │ │頒│ │
│ │ │ │ │「│ │
│ │ │ │ │選│ │
│ │ │ │ │送│ │
│ │ │ │ │公│ │
│ │ │ │ │教│ │
│ │ │ │ │人│ │
│ │ │ │ │員│ │
│ │ │ │ │出│ │
│ │ │ │ │國│ │
│ │ │ │ │進│ │
│ │ │ │ │修│ │
│ │ │ │ │研│ │
│ │ │ │ │究│ │
│ │ │ │ │實│ │
│ │ │ │ │施│ │
│ │ │ │ │計│ │
│ │ │ │ │畫│ │
│ │ │ │ │」│ │
│ │ │ │ │行│ │
│ │ │ │ │政│ │
│ │ │ │ │院│ │
│ │ │ │ │84│ │
│ │ │ │ │5 │ │
│ │ │ │ │8 │ │
│ │ │ │ │台│ │
│ │ │ │ │八│ │
│ │ │ │ │十│ │
│ │ │ │ │四│ │
│ │ │ │ │外│ │
│ │ │ │ │字│ │
│ │ │ │ │第│ │
│ │ │ │ │一│ │
│ │ │ │ │六│ │
│ │ │ │ │一│ │
│ │ │ │ │三│ │
│ │ │ │ │二│ │
│ │ │ │ │號│ │
│ │ │ │ │函│ │
│ │ │ │ │頒│ │
│ │ │ │ │「│ │
│ │ │ │ │公│ │
│ │ │ │ │教│ │
│ │ │ │ │人│ │
│ │ │ │ │員│ │
│ │ │ │ │申│ │
│ │ │ │ │請│ │
│ │ │ │ │出│ │
│ │ │ │ │國│ │
│ │ │ │ │案│ │
│ │ │ │ │件│ │
│ │ │ │ │審│ │
│ │ │ │ │核│ │
│ │ │ │ │要│ │
│ │ │ │ │點│ │
│ │ │ │ │」│ │
│ │ │ │ │行│ │
│ │ │ │ │政│ │
│ │ │ │ │院│ │
│ │ │ │ │82│ │
│ │ │ │ │6 │ │
│ │ │ │ │23│ │
│ │ │ │ │台│ │
│ │ │ │ │八│ │
│ │ │ │ │十│ │
│ │ │ │ │年│ │
│ │ │ │ │政│ │
│ │ │ │ │參│ │
│ │ │ │ │字│ │
│ │ │ │ │第│ │
│ │ │ │ │二│ │
│ │ │ │ │四│ │
│ │ │ │ │六│ │
│ │ │ │ │四│ │
│ │ │ │ │九│ │
│ │ │ │ │號│ │
│ │ │ │ │函│ │
│ │ │ │ │頒│ │
│ │ │ │ │「│ │
│ │ │ │ │行│ │
│ │ │ │ │政│ │
│ │ │ │ │院│ │
│ │ │ │ │暨│ │
│ │ │ │ │所│ │
│ │ │ │ │屬│ │
│ │ │ │ │各│ │
│ │ │ │ │機│ │
│ │ │ │ │關│ │
│ │ │ │ │公│ │
│ │ │ │ │務│ │
│ │ │ │ │人│ │
│ │ │ │ │員│ │
│ │ │ │ │國│ │
│ │ │ │ │內│ │
│ │ │ │ │訓│ │
│ │ │ │ │練│ │
│ │ │ │ │進│ │
│ │ │ │ │修│ │
│ │ │ │ │要│ │
│ │ │ │ │點│ │
│ │ │ │ │」│ │
├─┼────┼───────────┼──────┼─┼──┤
│貳│一 個人│(一)學科: │(一)署: │訓│ │
│ │ 訓練│ 1 訓練對象:全體│ 訂頒訓│練│ │
│常│ │ 員警。 │ 練課目│教│ │
│年│ │ 2 訓練科目: │ ,提供│材│ │
│訓│ │ (1)共同科目: │ 行政支│由│ │
│練│ │ 警察基本法│ 援實施│署│ │
│ │ │ 令(依署訂│ 成果驗│統│ │
│ │ │ 課目如警察│ 收,負│一│ │
│ │ │ 法、社會秩│ 責本單│編│ │
│ │ │ 序維護法等│ 位訓練│印│ │
│ │ │ ) │ 。 │。│ │
│ │ │ 精神教育(│(二)處、警│ │ │
│ │ │ 以品德、法│ 察局及│ │ │
│ │ │ 紀及生活教│ 相當單│ │ │
│ │ │ 育為重點)│ 位: │ │ │
│ │ │ 。 │ 負責訓│ │ │
│ │ │ (2)專業科目: │ 練策劃│ │ │
│ │ │ 依行政、刑事│ 、督導│ │ │
│ │ │ 、外事、交通│ 、考核│ │ │
│ │ │ 、安檢、水上│ 、成果│ │ │
│ │ │ 、資訊、保安│ 保持及│ │ │
│ │ │ 警察等職能律│ 行政支│ │ │
│ │ │ 定課目(含相│ 援。 │ │ │
│ │ │ 關法令、警察│(三)分局及│ │ │
│ │ │ 準則、專業技│ 相當單│ │ │
│ │ │ 能等)。 │ 位: │ │ │
│ │ │ 3 合格標準: │ 負責策│ │ │
│ │ │ 測驗成績六十分│ 劃、督│ │ │
│ │ │ 以上。 │ 導、執│ │ │
│ │ │ 4 訓練編組: │ 行及成│ │ │
│ │ │ (1)研究組: │ 果保持│ │ │
│ │ │ 警正二階以上│ 。 │ │ │
│ │ │ 人員(含相當│ │ │ │
│ │ │ 職務),但警│ │ │ │
│ │ │ 務處為股長以│ │ │ │
│ │ │ 上,北、高兩│ │ │ │
│ │ │ 市為警正一階│ │ │ │
│ │ │ 以上人員。 │ │ │ │
│ │ │ (2)警務組: │ │ │ │
│ │ │ 曾受警察教育│ │ │ │
│ │ │ 者,並得依其│ │ │ │
│ │ │ 職能不同分別│ │ │ │
│ │ │ 組(如行政、│ │ │ │
│ │ │ 刑事、交通、│ │ │ │
│ │ │ 安檢等)。 │ │ │ │
│ │ │ (3)普通組: │ │ │ │
│ │ │ 未受警察教育│ │ │ │
│ │ │ 者。 │ │ │ │
│ │ │ 5 實施方式: │ │ │ │
│ │ │ (1)由署編撰教材│ │ │ │
│ │ │ ,要求員警自│ │ │ │
│ │ │ 行研讀,各單│ │ │ │
│ │ │ 位得視地區特│ │ │ │
│ │ │ 性、勤(業)│ │ │ │
│ │ │ 務需要,自行│ │ │ │
│ │ │ 編印補充教材│ │ │ │
│ │ │ ,供員警研讀│ │ │ │
│ │ │ 。 │ │ │ │
│ │ │ (2)每年集中訓練│ │ │ │
│ │ │ 乙次,每次二│ │ │ │
│ │ │ 天,課目由本│ │ │ │
│ │ │ 署律定(預留│ │ │ │
│ │ │ 四至六小時由│ │ │ │
│ │ │ 各單位自行運│ │ │ │
│ │ │ 用)。 │ │ │ │
│ │ │ (3)每月實施乙次│ │ │ │
│ │ │ 以上,每次三│ │ │ │
│ │ │ 十至九十分鐘│ │ │ │
│ │ │ 之電視教學。│ │ │ │
│ │ │ 6 測驗規定: │ │ │ │
│ │ │ (1)研究組依署頒│ │ │ │
│ │ │ 教材,每半年│ │ │ │
│ │ │ 撰寫心得報告│ │ │ │
│ │ │ 乙篇,逐級評│ │ │ │
│ │ │ 審;警務組及│ │ │ │
│ │ │ 普通組分上、│ │ │ │
│ │ │ 下半年實施測│ │ │ │
│ │ │ 驗各乙次(自│ │ │ │
│ │ │ 行研讀部分,│ │ │ │
│ │ │ 由分局辦理,│ │ │ │
│ │ │ 集中研讀部分│ │ │ │
│ │ │ ,由局級辦理│ │ │ │
│ │ │ ),其中一次│ │ │ │
│ │ │ 得合併集中訓│ │ │ │
│ │ │ 練測驗,並辦│ │ │ │
│ │ │ 理獎懲。 │ │ │ │
│ │ │ (2)本署每年視實│ │ │ │
│ │ │ 際需要,全面│ │ │ │
│ │ │ 實施抽測乙次│ │ │ │
│ │ │ ,並辦理獎懲│ │ │ │
│ │ │ 。 │ │ │ │
│ │ │ (3)不分組別,全│ │ │ │
│ │ │ 體員警一律參│ │ │ │
│ │ │ 加訓練、測驗│ │ │ │
│ │ │ 及心得寫作。│ │ │ │
│ │ │ 7 獎懲標準: │ │ │ │
│ │ │ 如附表一、二。│ │ │ │
│ │ │(二)術科: │ │ │ │
│ │ │ 每人每月集中訓練│ │ │ │
│ │ │ 一天(八小時),│ │ │ │
│ │ │ 其中射擊訓練不得│ │ │ │
│ │ │ 少於二小時。 │ │ │ │
│ │ │ 1 射擊訓練: │ │ │ │
│ │ │ (1)訓練對象: │ │ │ │
│ │ │ 警務組全體員│ │ │ │
│ │ │ 警。 │ │ │ │
│ │ │ (2)訓練課目: │ │ │ │
│ │ │ 基本射擊。│ │ │ │
│ │ │ 應用射擊。│ │ │ │
│ │ │ 戰鬥射擊。│ │ │ │
│ │ │ (3)合格標準: │ │ │ │
│ │ │ 區分刑事人員│ │ │ │
│ │ │ 及一般員警(│ │ │ │
│ │ │ 如附表三)。│ │ │ │
│ │ │ (4)訓練編組: │ │ │ │
│ │ │ 甲組: │ │ │ │
│ │ │ 八十分以上│ │ │ │
│ │ │ 員警。 │ │ │ │
│ │ │ 乙組: │ │ │ │
│ │ │ 六十分以上│ │ │ │
│ │ │ ,七十九分│ │ │ │
│ │ │ (含)以下│ │ │ │
│ │ │ 員警。 │ │ │ │
│ │ │ 丙組: │ │ │ │
│ │ │ 六十分未滿│ │ │ │
│ │ │ 員警。 │ │ │ │
│ │ │ (5)實施方式: │ │ │ │
│ │ │ 依訓練編組│ │ │ │
│ │ │ ,甲組每季│ │ │ │
│ │ │ 訓練一次,│ │ │ │
│ │ │ 乙組每月訓│ │ │ │
│ │ │ 練一次,丙│ │ │ │
│ │ │ 組每月訓練│ │ │ │
│ │ │ 二次,(如│ │ │ │
│ │ │ 附表四),│ │ │ │
│ │ │ 其中丙組人│ │ │ │
│ │ │ 員由教官親│ │ │ │
│ │ │ 自個別指導│ │ │ │
│ │ │ ,並依訓練│ │ │ │
│ │ │ 測驗成績,│ │ │ │
│ │ │ 每半年調整│ │ │ │
│ │ │ 編組乙次。│ │ │ │
│ │ │ 依射擊訓練│ │ │ │
│ │ │ 程序(如附│ │ │ │
│ │ │ 表五、五–│ │ │ │
│ │ │ 一),由署│ │ │ │
│ │ │ 律定訓練進│ │ │ │
│ │ │ 度,各施訓│ │ │ │
│ │ │ 單位據以管│ │ │ │
│ │ │ 制執行,訓│ │ │ │
│ │ │ 練用彈數基│ │ │ │
│ │ │ 準(如附表│ │ │ │
│ │ │ 五–二)除│ │ │ │
│ │ │ 表定訓練時│ │ │ │
│ │ │ 間外,各單│ │ │ │
│ │ │ 位靶場應經│ │ │ │
│ │ │ 常開放,指│ │ │ │
│ │ │ 定教官輪流│ │ │ │
│ │ │ 駐守、指導│ │ │ │
│ │ │ ,鼓勵員警│ │ │ │
│ │ │ 利用勤餘自│ │ │ │
│ │ │ 由參加訓練│ │ │ │
│ │ │ ,並利用各│ │ │ │
│ │ │ 種機會經常│ │ │ │
│ │ │ 實施拔搶訓│ │ │ │
│ │ │ 練及射擊預│ │ │ │
│ │ │ 習。 │ │ │ │
│ │ │ (6)測驗規定: │ │ │ │
│ │ │ 警務組員警│ │ │ │
│ │ │ 一律參加訓│ │ │ │
│ │ │ 練、測驗;│ │ │ │
│ │ │ 年滿五十九│ │ │ │
│ │ │ 歲以上人員│ │ │ │
│ │ │ 得自由參加│ │ │ │
│ │ │ 。 │ │ │ │
│ │ │ 以局及分局│ │ │ │
│ │ │ 為單位(含│ │ │ │
│ │ │ 相當單位)│ │ │ │
│ │ │ ,上半年由│ │ │ │
│ │ │ 局級,下半│ │ │ │
│ │ │ 年由分局級│ │ │ │
│ │ │ 各實施普測│ │ │ │
│ │ │ 乙次,並辦│ │ │ │
│ │ │ 理獎懲;另│ │ │ │
│ │ │ 長槍每半年│ │ │ │
│ │ │ 訓練乙次,│ │ │ │
│ │ │ 每年測驗乙│ │ │ │
│ │ │ 次並辦理獎│ │ │ │
│ │ │ 懲。 │ │ │ │
│ │ │ 本署每年全│ │ │ │
│ │ │ 面實施抽測│ │ │ │
│ │ │ 一次,並辦│ │ │ │
│ │ │ 理獎懲。 │ │ │ │
│ │ │ (7)獎懲規定: │ │ │ │
│ │ │ 如附表六、七│ │ │ │
│ │ │ 。 │ │ │ │
│ │ │ 2 體技(能)訓練│ │ │ │
│ │ │ : │ │ │ │
│ │ │ (1)訓練對象: │ │ │ │
│ │ │ 警務組員警,│ │ │ │
│ │ │ 採分齡選項精│ │ │ │
│ │ │ 練方式實施,│ │ │ │
│ │ │ 如附表八。 │ │ │ │
│ │ │ (2)訓練課目: │ │ │ │
│ │ │ 選訓課目:│ │ │ │
│ │ │ 甲 柔道。│ │ │ │
│ │ │ 乙 跆拳道│ │ │ │
│ │ │ 。 │ │ │ │
│ │ │ 丙 綜合應│ │ │ │
│ │ │ 用拳技│ │ │ │
│ │ │ (現任│ │ │ │
│ │ │ 特殊任│ │ │ │
│ │ │ 務警力│ │ │ │
│ │ │ 人員加│ │ │ │
│ │ │ 訓)。│ │ │ │
│ │ │ 必訓課目:│ │ │ │
│ │ │ 甲 擒拿。│ │ │ │
│ │ │ 乙 警棍。│ │ │ │
│ │ │ 丙 體能訓│ │ │ │
│ │ │ 練–跑│ │ │ │
│ │ │ 步。 │ │ │ │
│ │ │ (3)合格標準: │ │ │ │
│ │ │ 如附表九。 │ │ │ │
│ │ │ (4)訓練編組: │ │ │ │
│ │ │ 柔道及跆拳│ │ │ │
│ │ │ 道依段級區│ │ │ │
│ │ │ 分: │ │ │ │
│ │ │ 甲組:初段│ │ │ │
│ │ │ 以上員警。│ │ │ │
│ │ │ 乙組:未上│ │ │ │
│ │ │ 段員警。 │ │ │ │
│ │ │ 擒拿、警棍│ │ │ │
│ │ │ 、體能訓練│ │ │ │
│ │ │ : │ │ │ │
│ │ │ 警務組員警│ │ │ │
│ │ │ 一律參訓練│ │ │ │
│ │ │ ;年滿五十│ │ │ │
│ │ │ 九歲以上人│ │ │ │
│ │ │ 員得自由參│ │ │ │
│ │ │ 加。 │ │ │ │
│ │ │ (5)實施方式: │ │ │ │
│ │ │ 柔道、跆拳│ │ │ │
│ │ │ 道採選訓方│ │ │ │
│ │ │ 式,綜合應│ │ │ │
│ │ │ 用拳技由現│ │ │ │
│ │ │ 任特殊任務│ │ │ │
│ │ │ 警力人員加│ │ │ │
│ │ │ 訓,其餘課│ │ │ │
│ │ │ 目實施普訓│ │ │ │
│ │ │ 。 │ │ │ │
│ │ │ 每人每月至│ │ │ │
│ │ │ 少訓練四–│ │ │ │
│ │ │ 六小時為原│ │ │ │
│ │ │ 則,由各施│ │ │ │
│ │ │ 訓單位視地│ │ │ │
│ │ │ 區特性及勤│ │ │ │
│ │ │ 務狀況,採│ │ │ │
│ │ │ 取多梯次集│ │ │ │
│ │ │ 中訓練式,│ │ │ │
│ │ │ 由局、分局│ │ │ │
│ │ │ 級策劃管制│ │ │ │
│ │ │ 實施(偏遠│ │ │ │
│ │ │ 地區及轄區│ │ │ │
│ │ │ 狀況特殊者│ │ │ │
│ │ │ ,得專案報│ │ │ │
│ │ │ 准後按季集│ │ │ │
│ │ │ 中訓練)。│ │ │ │
│ │ │ 體能訓練於│ │ │ │
│ │ │ 各課目實施│ │ │ │
│ │ │ 前實施。 │ │ │ │
│ │ │ 每月編排常│ │ │ │
│ │ │ 年訓練課目│ │ │ │
│ │ │ 實施前實施│ │ │ │
│ │ │ 。 │ │ │ │
│ │ │ 體技館每日│ │ │ │
│ │ │ 開放,鼓勵│ │ │ │
│ │ │ 員警利用機│ │ │ │
│ │ │ 會自行實施│ │ │ │
│ │ │ 訓練。 │ │ │ │
│ │ │ (6)測驗規定: │ │ │ │
│ │ │ 以局及分局│ │ │ │
│ │ │ 為單位(含│ │ │ │
│ │ │ 相當單位)│ │ │ │
│ │ │ ,上半年由│ │ │ │
│ │ │ 局級,下半│ │ │ │
│ │ │ 年由分局級│ │ │ │
│ │ │ ,分別實施│ │ │ │
│ │ │ 則驗比賽一│ │ │ │
│ │ │ 次,並辦理│ │ │ │
│ │ │ 獎懲。 │ │ │ │
│ │ │ 本署每年實│ │ │ │
│ │ │ 施抽測或比│ │ │ │
│ │ │ 賽一次,並│ │ │ │
│ │ │ 辦理獎懲。│ │ │ │
│ │ │ 年滿五十九│ │ │ │
│ │ │ 歲以上人員│ │ │ │
│ │ │ 自由參加測│ │ │ │
│ │ │ 驗。 │ │ │ │
│ │ │ (7)獎懲標準: │ │ │ │
│ │ │ 加附表十、十│ │ │ │
│ │ │ 一、十二、十│ │ │ │
│ │ │ 三、十四、十│ │ │ │
│ │ │ 五、十五–一│ │ │ │
│ │ │ 、十五–二。│ │ │ │
│ │二 組合│(一)訓練對象: │ │ │ │
│ │ 訓練│ 二人以上組合警力│ │ │ │
│ │ │ 。 │ │ │ │
│ │ │(二)訓練課目: │ │ │ │
│ │ │ 1 基本訓練: │ │ │ │
│ │ │ (1)戰鬥六項要務│ │ │ │
│ │ │ 。 │ │ │ │
│ │ │ (2)地形、地物利│ │ │ │
│ │ │ 用。 │ │ │ │
│ │ │ (3)手臂記號與哨│ │ │ │
│ │ │ 音連絡法。 │ │ │ │
│ │ │ (4)運動與射擊之│ │ │ │
│ │ │ 聯繫。 │ │ │ │
│ │ │ (5)隊形與運動要│ │ │ │
│ │ │ 領。 │ │ │ │
│ │ │ (6)加銬搜身。 │ │ │ │
│ │ │ (7)建築物內執勤│ │ │ │
│ │ │ 要領。 │ │ │ │
│ │ │ (8)夜間執勤要領│ │ │ │
│ │ │ 。 │ │ │ │
│ │ │ (9)無線電通訊與│ │ │ │
│ │ │ 運用。 │ │ │ │
│ │ │ 2 勤務應用訓練:│ │ │ │
│ │ │ (1)勤務作為程序│ │ │ │
│ │ │ 。 │ │ │ │
│ │ │ (2)編組與運用。│ │ │ │
│ │ │ (3)以巡邏、路檢│ │ │ │
│ │ │ 、臨檢方式,│ │ │ │
│ │ │ 執行檢肅、查│ │ │ │
│ │ │ 緝、緊締勤務│ │ │ │
│ │ │ 之行動要領。│ │ │ │
│ │ │ (4)指揮程序。 │ │ │ │
│ │ │ (5)警棋推演。 │ │ │ │
│ │ │ 3 書面測驗或實警│ │ │ │
│ │ │ 測驗,以六十分│ │ │ │
│ │ │ 為合格。 │ │ │ │
│ │ │ 4 訓練編組: │ │ │ │
│ │ │ (1)以局、分局(│ │ │ │
│ │ │ 含相關單位)│ │ │ │
│ │ │ 為單位,並以│ │ │ │
│ │ │ 不打破建制為│ │ │ │
│ │ │ 原則,二人以│ │ │ │
│ │ │ 上,實施編組│ │ │ │
│ │ │ 。 │ │ │ │
│ │ │ (2)各警察機關外│ │ │ │
│ │ │ 勤員警,均應│ │ │ │
│ │ │ 納入訓練編組│ │ │ │
│ │ │ 。 │ │ │ │
│ │ │ 5 實施方式: │ │ │ │
│ │ │ (1)結合日常勤務│ │ │ │
│ │ │ 實施訓練: │ │ │ │
│ │ │ 以組合警力為│ │ │ │
│ │ │ 對象,由派遣│ │ │ │
│ │ │ 單位主官(管│ │ │ │
│ │ │ ),或指派教│ │ │ │
│ │ │ 官,循任務提│ │ │ │
│ │ │ 示、警棋推演│ │ │ │
│ │ │ 、現地指導演│ │ │ │
│ │ │ 練,勤畢集中│ │ │ │
│ │ │ 檢討方式實施│ │ │ │
│ │ │ 。 │ │ │ │
│ │ │ (2)機會訓練: │ │ │ │
│ │ │ 利用在集結地│ │ │ │
│ │ │ 區集中待命或│ │ │ │
│ │ │ 其他機會,指│ │ │ │
│ │ │ 派教官講解編│ │ │ │
│ │ │ 組、隊形,指│ │ │ │
│ │ │ 導實施警棋推│ │ │ │
│ │ │ 演或實警演練│ │ │ │
│ │ │ 。 │ │ │ │
│ │ │ (3)集中訓練: │ │ │ │
│ │ │ 併入每月術科│ │ │ │
│ │ │ 訓練辦理,並│ │ │ │
│ │ │ 置重點於勤務│ │ │ │
│ │ │ 檢討、案例教│ │ │ │
│ │ │ 育及實作。 │ │ │ │
│ │三 特殊│(一)訓練對象: │(一)署: │署│參考│
│ │ 任務│ 各警機關特殊任務│ 負責策│頒│資料│
│ │ 警力│ 警力。 │ 劃、督│「│: │
│ │ │(二)訓練課目詳如附表│ 導、考│特│1 國│
│ │ │ 十六。 │ 核及行│殊│ 軍│
│ │ │ 1 一般課程。 │ 政支援│任│ 戰│
│ │ │ 2 單警技能。 │ 。 │務│ 技│
│ │ │ 3 單警戰鬥。 │(二)保一總│警│ 體│
│ │ │ 4 組合戰鬥。 │ 隊: │力│ 能│
│ │ │(三)合格標準: │ 成立訓│編│ 訓│
│ │ │ 1 綜合應用拳技八│ 練基地│裝│ 練│
│ │ │ 十分以上。 │ ,策訂│訓│ 教│
│ │ │ 2 手槍射擊鑑定為│ 訓練實│用│ 範│
│ │ │ 七十五分以上。│ 施計畫│規│2 國│
│ │ │ 3 思想忠貞、品性│ ,負責│定│ 軍│
│ │ │ 端正、熟練各項│ 特殊任│」│ 特│
│ │ │ 戰鬥技能及要領│ 務警力│ │ 勤│
│ │ │ 。 │ 、管理│ │ 隊│
│ │ │ 4 受命後行動迅速│ 、考核│ │ 訓│
│ │ │ 確實出動整備時│ 及行政│ │ 教│
│ │ │ 限如下: │ 支援。│ │ 範│
│ │ │┌─────┬───┐│(三)處、各│ │3 應│
│ │ ││ │時限(││ 市、縣│ │ 付│
│ │ ││ │分鐘)││ 警察局│ │ 致│
│ │ ││ 區 分 ├─┬─┤│ : │ │ 命│
│ │ ││ │白│夜││ 負責特│ │ 訓│
│ │ ││ │晝│間││ 殊任務│ │ 練│
│ │ │├─────┼─┼─┤│ 警力編│ │ 教│
│ │ ││特殊任務警│2 │3 ││ 成、訓│ │ 材│
│ │ ││力小組 │ │ ││ 練、管│ │4 近│
│ │ │├─────┼─┼─┤│ 理、考│ │ 戰│
│ │ ││特殊任務警│3 │5 ││ 核及行│ │ 突│
│ │ ││力小隊 │ │ ││ 政支援│ │ 擊│
│ │ │├─────┼─┼─┤│ 。 │ │ 隊│
│ │ ││特殊任務警│5 │8 ││ │ │ 戰│
│ │ ││力分隊 │ │ ││ │ │ 術│
│ │ │├─────┼─┼─┤│ │ │ 要│
│ │ ││特殊任務警│8 │15││ │ │ 領│
│ │ ││力中隊 │ │ ││ │ │ 與│
│ │ │├─┬───┴─┴─┤│ │ │ 訓│
│ │ ││附│駐所分散單位,││ │ │ 練│
│ │ ││ │另加運動時空因││ │ │ 參│
│ │ ││記│素。 ││ │ │ 考│
│ │ │└─┴───────┘│ │ │ 資│
│ │ │(四)訓練編組: │ │ │ 料│
│ │ │ 由各警察機關遴選│ │ │ │
│ │ │ 思想忠貞、品德端│ │ │ │
│ │ │ 正、體格健壯、反│ │ │ │
│ │ │ 應靈敏之員警,配│ │ │ │
│ │ │ 賦特種武器裝備,│ │ │ │
│ │ │ 予以編成,實施個│ │ │ │
│ │ │ 別及組合訓練。 │ │ │ │
│ │ │(五)實施方式: │ │ │ │
│ │ │ 1 基地(礎)訓練│ │ │ │
│ │ │ : │ │ │ │
│ │ │ 由本署警察訓練│ │ │ │
│ │ │ 基地實施為期十│ │ │ │
│ │ │ 一週之集中訓練│ │ │ │
│ │ │ 。 │ │ │ │
│ │ │ 2 保持訓練: │ │ │ │
│ │ │ 由各警察機關依│ │ │ │
│ │ │ 署訂課目基準,│ │ │ │
│ │ │ 定期實施保持訓│ │ │ │
│ │ │ 練,並結合日常│ │ │ │
│ │ │ 警察勤務,反覆│ │ │ │
│ │ │ 磨練。 │ │ │ │
│ │ │ 3 基地複訓: │ │ │ │
│ │ │ 由署策訂計畫,│ │ │ │
│ │ │ 每年返回訓練基│ │ │ │
│ │ │ 地,實施為期一│ │ │ │
│ │ │ 至二週之重點課│ │ │ │
│ │ │ 目複訓。 │ │ │ │
│ │ │(六)測驗規定: │ │ │ │
│ │ │ 1 各警察機關每年│ │ │ │
│ │ │ 實施普測乙次,│ │ │ │
│ │ │ 並辦理獎懲。 │ │ │ │
│ │ │ 2 本署配合年度督│ │ │ │
│ │ │ 考及平時訓練督│ │ │ │
│ │ │ 導,經常實施抽│ │ │ │
│ │ │ 測並辦理獎懲。│ │ │ │
│ │ │(七)獎懲標準: │ │ │ │
│ │ │ 除基礎訓練,依結│ │ │ │
│ │ │ 訓成績辦理個人及│ │ │ │
│ │ │ 單位獎懲外,平時│ │ │ │
│ │ │ 訓練獎懲標準,如│ │ │ │
│ │ │ 附表十七。 │ │ │ │
│ │四 專業│(一)訓練對象: │(一)署: │署│ │
│ │ 訓練│ 本署各業務單位就│ 策訂計│頒│ │
│ │ │ 主管外事、交通、│ 畫,律│「│ │
│ │ │ 安檢、資訊、機動│ 定要求│處│ │
│ │ │ 保安警力及各專業│ 標準,│理│ │
│ │ │ 警察機關如:水上│ 編撰訓│荾│ │
│ │ │ 、空中、航空、港│ 練教材│眾│ │
│ │ │ 務、公路、鐵路、│ ,實施│活│ │
│ │ │ 公園、修械及電訊│ 成果驗│動│ │
│ │ │ 等人員。 │ 收。 │訓│ │
│ │ │(二)實施方式: │(二)處、各│練│ │
│ │ │ 1 刑事、外事、交│ 警察機│實│ │
│ │ │ 通、安檢、資訊│ 關、校│施│ │
│ │ │ 及機動保安警力│ : │計│ │
│ │ │ 專業訓練,由本│ 負責本│畫│ │
│ │ │ 署各業務主管單│ 單位之│」│ │
│ │ │ 位策定計畫實施│ 訓練策│保│ │
│ │ │ 並副知教育組。│ 劃、督│一│ │
│ │ │ 2 各專業警察機關│ 導、執│總│ │
│ │ │ ,依本單位任務│ 行及成│隊│ │
│ │ │ 特性自行策訂實│ 果驗收│編│ │
│ │ │ 施計畫報署核定│ 。 │撰│ │
│ │ │ 後實施。 │ │「│ │
│ │ │(三)督導考核: │ │盾│ │
│ │ │ 1 專業訓練由各業│ │牌│ │
│ │ │ 務主管單位循業│ │、│ │
│ │ │ 務系統督導考核│ │齊│ │
│ │ │ 。 │ │眉│ │
│ │ │ 2 教育訓練主管單│ │棍│ │
│ │ │ 位配合督導。 │ │、│ │
│ │ │(四)獎懲標準: │ │電│ │
│ │ │ 任實際狀況,個案│ │警│ │
│ │ │ 辦理。 │ │棍│ │
│ │ │ │ │」│ │
│ │ │ │ │操│ │
│ │ │ │ │作│ │
│ │ │ │ │教│ │
│ │ │ │ │範│ │
│ │ │ │ │。│ │
└─┴────┴───────────┴──────┴─┴──┘
|
陸、附則:
一、督考規定:
督考旨在找優點表提,找缺點改進,找問題解決,幫助下級單位落實
教育訓練成效,故各級督考官應本公正超然立場,深入基層,瞭解實
況,其編組及實施方式如下:
(一)區分主管、業務及督察係統三種,採不定期,不預告追蹤檢查方
式實施:
1.主管系統督考:
由單位主管、副主官負責,每月至少督考一次。
2.業務系統督考:
由各業務主管、承辦人或由有關單位派員聯合組成,每月至少
督考一–二次,並抽查基層單位。
3.督察系統督考:
由駐區督察(員)或指定有關督察(員)執行,每月至少督考
一–二次,並抽查基層單位。
(二)各級督考所見,應儘速簽報有關長官,按月發布督考通報,重大
缺點或問題,應立即要求被督考單位主管(管),採取有效改進
措施,並實施追蹤複檢至缺點消失,問題解決為止。
二、獎懲規定:
(一)本重獎重懲原則,凡表現特優或對教育訓練有重大貢獻者,均予
重獎,凡規避訓練或虛報教育訓練成果者,悉依「警察人員將懲
標準表」及連帶責任議處。
(二)未按規定操課或未辦理各項測驗比賽者,其業務主管、承辦人及
有關教官各予記過一次,並查究連帶責任。
(三)刑事組長職務以下之刑事偵查勤務人員,經本署或局級單位辦理
之術科測驗成績不及格者,由施訓單位實施密集訓練一個月,並
由本署派員複測,複測成績如再不及格,則調整為非刑事職務。
(四)辦理各項測驗比賽出力人員之獎勵,悉按附表十九之規定辦理。
(五)為表提訓練績優員警,由本署每年辦理「訓練楷模」選拔一次,
擴大表揚,以示鼓勵,詳細規定另頒。
三、一般規定:
(一)常年訓練使用時間,同勤務時間(警察勤務條例第十七條第五款
),各單位應有效激勵員警訓練意願,落實每一訓練課目之準備
工作,妥慎策劃,認真執行,務使訓練踏實、有效。
(二)台北市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所屬各分局比照局級辦理訓練測驗。
(三)本計畫如有未盡事項,另函補充或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