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各項業務防弊措施 │
│ 101年 9月19日第14次修正│
├───────┬──────────────┬────┬──┤
│類 別 │防弊措施 │執行單位│備考│
│ │ │ │ │
├───────┼──────────────┼────┼──┤
│壹、一般性業務│ │ │ │
│一、採購、營繕│(一)有關採購案件,應依「政│總務科 │ │
│ 業務 │ 府採購法」規定辦理。 │會計室 │ │
│ │(二)徵選廠商承辦技術服務、│總務科 │ │
│ │ 專業服務以及資訊服務,│ │ │
│ │ 應分別依「機關委託技術│ │ │
│ │ 服務廠商評選及計費辦法│ │ │
│ │ 」、「機關委託專業服務│ │ │
│ │ 廠商評選及計費辦法」、│ │ │
│ │ 「機關委託資訊服務廠商│ │ │
│ │ 評選及計費辦法」等規定│ │ │
│ │ ,成立採購評選委員會公│ │ │
│ │ 開、客觀評選之。 │ │ │
│ │(三)工程、財物、勞務之採購│總務科 │ │
│ │ 案件,除工程及財物採購│會計室 │ │
│ │ 為新台幣(下同) 5千萬│政風室 │ │
│ │ 元以上,勞務採購為 1千│ │ │
│ │ 萬元以上,應陳報上級外│ │ │
│ │ ,對於金額在 1百萬元以│ │ │
│ │ 上之工程案件,財物、勞│ │ │
│ │ 務採購金額在 1百萬元以│ │ │
│ │ 下,10萬元以上者,承辦│ │ │
│ │ 單位除應簽會會計室依法│ │ │
│ │ 監辦外,並會政風室及相│ │ │
│ │ 關單位共同監辦。 │ │ │
│ │(四)辦理未達公告金額而逾公│總務科 │ │
│ │ 告金額十分之一之財物採│ │ │
│ │ 購案件,應先利用行政院│ │ │
│ │ 公共工程委員會「電子型│ │ │
│ │ 錄及詢報價系統」公開徵│ │ │
│ │ 求廠商報價,如無符合需│ │ │
│ │ 要或無法決標者,始得採│ │ │
│ │ 限制性招標。 │ │ │
├───────┼──────────────┼────┼──┤
│二、財物管理 │(一)公有財產應設專人管理。│總務科 │ │
│ │(二)承辦財產管理人員,依庶│總務科 │ │
│ │ 務單位轉來之「財產購置│會計室 │ │
│ │ 單」,填寫財產卡、登入│ │ │
│ │ 帳簿,並製作財產號碼標│ │ │
│ │ 籤,黏貼於該財產上。 │ │ │
│ │ 1、財產金額 1萬元以上者│ │ │
│ │ ,製作財產增減表與財│ │ │
│ │ 產結存表呈報高檢署。│ │ │
│ │ 2、財產金額 1萬元以下者│ │ │
│ │ ,製作非消耗品與消耗│ │ │
│ │ 物品收發月報表。 │ │ │
│ │(三)各科室皆設有財產一覽表│總務科 │ │
│ │ ,內有使用單位,物品名│會計室 │ │
│ │ 稱、編號標籤,財產移科│ │ │
│ │ 室使用時,即入表備查。│ │ │
│ │(四)財產清點每年 1至 2次,│會計室 │ │
│ │ 由財產管理人,總務科長│總務科 │ │
│ │ 、會同會計人員清點對帳│ │ │
│ │ 。 │ │ │
│ │(五)其他購買備用之消耗物品│會計室 │ │
│ │ ,不定期由會計人員會同│總務科 │ │
│ │ 相關單位,盤查清點。 │各科室 │ │
│ │(六)員工申請文具用品,除循│ │ │
│ │ 有關單位與長官核准外,│ │ │
│ │ 如有申請頻繁浪費或閒置│ │ │
│ │ 情事,主管應予糾正,以│ │ │
│ │ 節公帑。 │ │ │
│ │(七)對於收支款項,查對憑單│總務科 │ │
│ │ 、帳目、現金,以避免挪│會計室 │ │
│ │ 用公款。 │總務科 │ │
│ │(八)發放員工薪資等款項應逕│會計室 │ │
│ │ 匯員工帳戶,除零用金外│ │ │
│ │ ,避免提領現金,以策安│ │ │
│ │ 全。 │ │ │
│ │(九)採購價款、工程期款及應│會計室 │ │
│ │ 發放款項,隨辦隨發。 │總務科 │ │
│ │(十)刑事保證金及贓證物款,│會計室 │ │
│ │ 應逐筆輸入電腦建檔管理│總務科 │ │
│ │ ,便利發還作業。 │ │ │
├───────┼──────────────┼────┼──┤
│三、人事任用 │(一)檢察官人事業務:依照「│人事室 │ │
│ │ 法官法」及「檢察官職務│ │ │
│ │ 評定辦法」等相關法規辦│ │ │
│ │ 理。 │ │ │
│ │(二)檢察官以外員工之人事業│ │ │
│ │ 務: │ │ │
│ │ 1. 辦理員工考績或升遷案│人事室 │ │
│ │ 件,確實依照「公務人│ │ │
│ │ 員考績法」暨「公務人│ │ │
│ │ 員陞遷法」等有關法規│ │ │
│ │ 辦理。 │ │ │
│ │ 2. 設置平時成績考核紀錄│各科室 │ │
│ │ 表,每4個月考核1次,│人事室 │ │
│ │ 加強員工平時成績考核│ │ │
│ │ 措施,各單位主管就所│ │ │
│ │ 屬人員平時之優劣事蹟│ │ │
│ │ ,隨時詳實紀錄,以作│ │ │
│ │ 為平時獎懲、年終考績│ │ │
│ │ 、專案考績或任免遷調│ │ │
│ │ 之重要依據。 │ │ │
│ │ 3. 設置「考績委員會」辦│人事室 │ │
│ │ 理本機關員工之年終考│ │ │
│ │ 績(成)及獎懲事宜,│ │ │
│ │ 凡本機關有關考績事項│ │ │
│ │ ,依規定先由各單位主│ │ │
│ │ 管初評後,再彙整由考│ │ │
│ │ 績委員會審核,以防止│ │ │
│ │ 少數員工為爭取考績,│ │ │
│ │ 利用關說或行賄等弊端│ │ │
│ │ 發生;有關獎懲事宜全│ │ │
│ │ 交由考績委員會評議後│ │ │
│ │ ,送請檢察長核定,以│ │ │
│ │ 期達到公平、公正等原│ │ │
│ │ 則。 │ │ │
│ │(三)設置「甄審委員會」依照│人事室 │ │
│ │ 有關任用法規之規定辦理│ │ │
│ │ 公開甄選事宜,以避免關│ │ │
│ │ 說、假公濟私或收受不當│ │ │
│ │ 利益情事之產生。 │ │ │
│ │(四)加強為民服務工作,落實│各科室 │ │
│ │ 代理人制度,確立分層負│ │ │
│ │ 責。 │ │ │
│ │(五)出納管理人員職務,每 6│總務科 │ │
│ │ 年應至少輪換 1次。 │人事室 │ │
├───────┼──────────────┼────┼──┤
│四、文書電腦作│(一)文書業務 │ │ │
│ 業 │ 1、文書處理應隨到隨辦,│各科室 │ │
│ │ 隨辦隨送,不得積壓。│ │ │
│ │ 2、文書處理過程中之有關│各科室 │ │
│ │ 人員,均應於文面適當│ │ │
│ │ 位置蓋章或簽名,並註│ │ │
│ │ 明時間,以明責任。 │ │ │
│ │(二)電腦作業 │ │ │
│ │ 1、依據「法務部及所屬機│各科室 │ │
│ │ 關資訊安全稽核作業規│ │ │
│ │ 定」辦理。 │ │ │
│ │ 2、電腦主機、隨身碟由使│各科室 │ │
│ │ 用人負責個別保管。 │ │ │
│ │ 3、為維護資料之機密性,│各科室 │ │
│ │ 資料不隨意提供與業務│ │ │
│ │ 無關人員。 │ │ │
│ │ 4、「分案室」連線作業依│分案室 │ │
│ │ 個人設定密碼代號操作│電腦室 │ │
│ │ 。 │ │ │
│ │ 5、他機關人員查詢資料,│分案室 │ │
│ │ 先請其報出當月「犯罪│電腦室 │ │
│ │ 資料查詢保密代號」後│ │ │
│ │ ,再為其查詢,如屬治│ │ │
│ │ 安機關查詢,該案須是│ │ │
│ │ 其移送者,方可查詢。│ │ │
├───────┼──────────────┼────┼──┤
│貳、特殊性業務│(一)嚴守偵查不公開之原則,│檢察官室│ │
│一、檢察業務 │ 承辦之檢察官不得任意對│紀錄科 │ │
│ │ 外發佈新聞,書記官對於│ │ │
│ │ 案情亦不得對任何人有所│ │ │
│ │ 說明,進行單或其他交給│ │ │
│ │ 錄事抄錄之資料,應書寫│ │ │
│ │ 齊全後交辦,不得連同卷│ │ │
│ │ 證一併交予錄事,以免案│ │ │
│ │ 情外洩。 │ │ │
│ │(二)慎選品性端正、辦事認真│檢察官室│ │
│ │ 之檢察官、書記官承辦貪│紀錄科 │ │
│ │ 瀆案件,於固定時間,如│ │ │
│ │ 每半年,予以考核其偵辦│ │ │
│ │ 肅貪案件之績效,適當者│ │ │
│ │ 予以獎勵,不適任即予撤│ │ │
│ │ 換。 │ │ │
│ │(三)當事人聲請事項,如未違│檢察官室│ │
│ │ 反規定,應從寬處理;不│紀錄科 │ │
│ │ 准所請者,應敘明理由,│ │ │
│ │ 迅速答覆。 │ │ │
│ │(四)分案人員每日從收發室收│紀錄科 │ │
│ │ 受之案件內容,不得外洩│ │ │
│ │ ,如遇有人查詢時,非經│ │ │
│ │ 長官許可,不得告知。 │ │ │
│ │(五)前科查詢人員除經上級長│紀錄科 │ │
│ │ 官核准,或其他機關正式│ │ │
│ │ 來函查詢及本署新收案件│ │ │
│ │ 應予查註外,其餘一律不│ │ │
│ │ 予查詢。書寫傳票人員應│ │ │
│ │ 依規定書寫清晰,不可潦│ │ │
│ │ 草,對於承辦案件之股別│ │ │
│ │ 及內容不得外洩。 │ │ │
│ │(六)分案人員除依規定程序分│紀錄科 │ │
│ │ 配外,不得將案情內容及│ │ │
│ │ 承辦股別告知他人,以防│ │ │
│ │ 流弊。 │ │ │
│ │(七)各股書記官所收受之案件│紀錄科 │ │
│ │ 應妥為登記電腦系統後速│ │ │
│ │ 送檢察官進行,不得將案│ │ │
│ │ 情外洩,對於已經起訴之│ │ │
│ │ 案件依規定速予送審,不│ │ │
│ │ 起訴處分之案件確定後,│ │ │
│ │ 亦應從速辦理贓證物保證│ │ │
│ │ 金發還之手續後即行歸檔│ │ │
│ │ 。 │ │ │
│ │(八)各股檢察事務官、書記官│檢察事務│ │
│ │ 隨檢察官外出(相驗、查│官室 │ │
│ │ 案、勘驗等),一切應聽│紀錄科 │ │
│ │ 檢察官之指揮,不可單獨│ │ │
│ │ 行動,避免他人猜忌。 │ │ │
│ │(九)上班時間內應依規定辦公│紀錄科 │ │
│ │ ,沒有必要勿離座位,如│ │ │
│ │ 有臨時事務必須親身辦理│ │ │
│ │ 之必要時,應填妥外出登│ │ │
│ │ 記簿,經核准者始可離開│ │ │
│ │ ,事務辦畢亦應即時返署│ │ │
│ │ 銷假。 │ │ │
│ │(十)星期、例假日,應作正當│紀錄科 │ │
│ │ 休閒活動,不參加不必要│ │ │
│ │ 之社交活動及應酬,人人│ │ │
│ │ 做到自清自律。 │ │ │
│ │(十一)謹言慎行,慎重交友,│紀錄科 │ │
│ │ 防止不肖之徒利用遭受│ │ │
│ │ 牽累。 │ │ │
│ │(十二)筆錄應當庭據實製作,│紀錄科 │ │
│ │ 力求完整清晰,並當庭│ │ │
│ │ 交受訊人閱覽或朗誦受│ │ │
│ │ 訊人聽後經認無訛始簽│ │ │
│ │ 名,不得以空白之筆錄│ │ │
│ │ 用紙交受訊人簽名。 │ │ │
│ │(十三)製作辦案書類正本,應│紀錄科 │ │
│ │ 校對正確,迅速送達。│ │ │
│ │(十四)案件偵查終結,應即公│紀錄科 │ │
│ │ 告,並通知結案要旨,│ │ │
│ │ 如係簽結,應通知其理│ │ │
│ │ 由。 │ │ │
│ │(十五)偵查中通緝案件,其通│紀錄科 │ │
│ │ 緝原因消滅時,應主動│ │ │
│ │ 檢卷送請檢察官核辦,│ │ │
│ │ 並速辦理撤銷通緝。 │ │ │
│ │(十六)案經不起訴處分確定,│紀錄科 │ │
│ │ 如有繳交保證金者,不│ │ │
│ │ 待聲請主動發還。案經│ │ │
│ │ 起訴尚未判決移送執行│ │ │
│ │ 時,如遇聲請人請求發│ │ │
│ │ 還時,亦應函復不能發│ │ │
│ │ 還之原因。 │ │ │
│ │(十七)歸檔之案卷,應切實檢│紀錄科 │ │
│ │ 查,如贓證物、保證金│ │ │
│ │ 尚未處理者不得歸檔。│ │ │
│ │(十八)人不在座位時有關文書│紀錄科 │ │
│ │ 不要隨意放在辦公桌上│ │ │
│ │ 以防止他人竊閱,有違│ │ │
│ │ 偵查不公開之原則。 │ │ │
├───────┼──────────────┼────┼──┤
│二、執行業務 │(一)受刑人或其家屬查詢執行│執行科 │ │
│ │ 案件或對執行案件有所聲│ │ │
│ │ 請情事,宜囑其向服務台│ │ │
│ │ 查詢或聲請,服務台同仁│ │ │
│ │ 應儘速答覆或處理。 │ │ │
│ │(二)得易科罰金案件,應予票│執行科 │ │
│ │ 傳時,附「聲請人易科罰│ │ │
│ │ 金須知」,俾聲請人依「│ │ │
│ │ 須知」內容備辦所需證明│ │ │
│ │ 文件。是否准予易科罰金│ │ │
│ │ 係檢察官之職權,由檢察│ │ │
│ │ 官認定,書記官不得妄加│ │ │
│ │ 推測。 │ │ │
│ │(三)發還保證金及贓證物應依│執行科 │ │
│ │ 法辦理,不得有刁難或有│ │ │
│ │ 故延情事。 │ │ │
│ │(四)受刑人聲請分期繳納罰金│執行科 │ │
│ │ ,應確實依「各級法院檢│ │ │
│ │ 察署辦理受刑人分期繳納│ │ │
│ │ 要點」之規定辦理。但准│ │ │
│ │ 許與否及分期繳納期數係│ │ │
│ │ 由檢察官批示,書記官不│ │ │
│ │ 宜亂加猜測,對保時並切│ │ │
│ │ 忌刁難。 │ │ │
│ │(五)通緝犯之父母、子女或其│執行科 │ │
│ │ 配偶,查詢通緝情形時,│ │ │
│ │ 可酌予答復,但時效完成│ │ │
│ │ 日期不宜告知。 │ │ │
│ │(六)罰金案件,於製作執行傳│執行科 │ │
│ │ 票時應載明得以匯票繳納│ │ │
│ │ 或委託親友代繳。 │ │ │
│ │(七)受刑人經傳喚未到或經拘│執行科 │ │
│ │ 提無著時,應再查明其住│ │ │
│ │ 居所有無異動,再經傳喚│ │ │
│ │ 、拘提於確認已逃亡或藏│ │ │
│ │ 匿時方得報請發佈通緝。│ │ │
│ │(八)經常清理通緝案件時效進│執行科 │ │
│ │ 行情形,如發現其時效已│ │ │
│ │ 完成者,應即報請撤銷通│ │ │
│ │ 緝。 │ │ │
│ │(九)執行時,有合於更定執行│執行科 │ │
│ │ 刑者,應即檢卷送請檢察│ │ │
│ │ 官聲請裁定。 │ │ │
├───────┼──────────────┼────┼──┤
│三、相驗業務 │(一)本署相驗屍體辦理檢驗傷│檢察官室│ │
│ │ 害案件均依檢驗手冊規定│法醫室 │ │
│ │ 辦理。 │ │ │
│ │(二)相驗案件,隨報隨驗,若│檢察官室│ │
│ │ 適於火葬者,不待聲請即│法醫室 │ │
│ │ 在相驗屍體證明書上適當│ │ │
│ │ 位置,載明准予火葬。 │ │ │
│ │(三)相驗屍體均當場發給相驗│檢察官室│ │
│ │ 屍體證明書,且應死者家│法醫室 │ │
│ │ 屬之請求或當場增發該證│ │ │
│ │ 明書或由家屬影印後加蓋│ │ │
│ │ 本署關防,皆以便民為主│ │ │
│ │ 。 │ │ │
│ │(四)相驗時絕不接受當事人之│檢察官室│ │
│ │ 招待及餽贈。 │法醫室 │ │
├───────┼──────────────┼────┼──┤
│四、贓證物保管│(一)保管 │ │ │
│ 、銷毀、拍│ 1、贓證物收受後,隨即編│總務科 │ │
│ 賣 │ 號登載於「扣押物保管│ │ │
│ │ 登記簿」,並填寫「扣│ │ │
│ │ 押物品清單」附卷,兩│ │ │
│ │ 者之記載必須完全相符│ │ │
│ │ 不得遺漏。贓證物管理│ │ │
│ │ 人員應填寫三聯單並對│ │ │
│ │ 贓證物經常加以清點以│ │ │
│ │ 防弊端。 │ │ │
│ │ 2、經檢察官命令發還者,│總務科 │ │
│ │ 應受發還人領取時,應│執行科 │ │
│ │ 填寫「受領書」經核對│ │ │
│ │ 身分證明無誤後,始可│ │ │
│ │ 交由受領人點收,如委│ │ │
│ │ 託他人代領者應提出委│ │ │
│ │ 託書經檢察官核可後發│ │ │
│ │ 還。 │ │ │
│ │ 3、偵審中承辦檢察官或法│總務科 │ │
│ │ 官需調取扣押物品時,│ │ │
│ │ 應依程序辦理。 │ │ │
│ │(二)銷毀 │ │ │
│ │ 1、沒收物無經濟價值或不│總務科 │ │
│ │ 能拍賣之違禁物品且可│執行科 │ │
│ │ 銷毀者,應造列銷毀清│政風室 │ │
│ │ 冊呈報高檢署核准後,│書記處 │ │
│ │ 定期會同有關機關派員│會計室 │ │
│ │ 到場清點監毀,銷毀後│ │ │
│ │ 呈報高檢署備查。 │ │ │
│ │ 2、仿冒商標之沒收物尚有│總務科 │ │
│ │ 利用價值,如能除去商│書記處 │ │
│ │ 標得予報准拍賣,如無│政風室 │ │
│ │ 法除去商標為免流入市│會計室 │ │
│ │ 場應一律銷毀之。 │ │ │
│ │ 3、銷毀之沒收物如無法完│總務科 │ │
│ │ 全銷毀者(如附屬係金│執行科 │ │
│ │ 屬類製品)則先予搗毀│ │ │
│ │ ,將金屬類物質另行變│ │ │
│ │ 價,價金繳庫。 │ │ │
│ │ 4、對違禁物品銷毀前宜先│總務科 │ │
│ │ 行於贓物庫內先行搗毀│執行科 │ │
│ │ ,以防搬運途中或銷毀│ │ │
│ │ 時被人取走。 │ │ │
│ │(三)拍賣 │ │ │
│ │ 1、贓證物拍賣造冊、鑑價│總務科 │ │
│ │ 、陳報及清點等作業遵│執行科 │ │
│ │ 照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會計室 │ │
│ │ 編印「扣押物沒收物保│政風室 │ │
│ │ 管方法與處理程序手冊│ │ │
│ │ 」辦理。 │ │ │
│ │ 2、拍賣程序得參照財政部│總務科 │ │
│ │ 頒「各機關奉准報廢財│執行科 │ │
│ │ 產之變賣及估價作業程│會計室 │ │
│ │ 序」及相關規定辦理。│政風室 │ │
├───────┼──────────────┼────┼──┤
│五、觀護業務 │(一)主任觀護人須加強督導觀│觀護人室│ │
│ │ 護人溝通觀念,促使每位│ │ │
│ │ 觀護人保持高尚品格,防│ │ │
│ │ 止辦案弊端。 │ │ │
│ │(二)利用觀護志工訓練研習會│觀護人室│ │
│ │ 及各項專題研討會,加強│ │ │
│ │ 溝通觀念,促使每位觀護│ │ │
│ │ 志工發揮愛心,熱愛工作│ │ │
│ │ ,謹守志願服務倫理與守│ │ │
│ │ 則,以防弊端。 │ │ │
│ │(三)觀護人在約談或訪視時,│觀護人室│ │
│ │ 應讓受保護管束人瞭解觀│ │ │
│ │ 護人嚴正執法,不徇私之│ │ │
│ │ 工作態度,以杜弊端。 │ │ │
│ │(四)觀護人對交付觀護志工執│觀護人室│ │
│ │ 行之案件,應不定期前往│ │ │
│ │ 訪視或約談受保護管束人│ │ │
│ │ ,瞭解觀護志工執行是否│ │ │
│ │ 妥適,以杜弊端。 │ │ │
│ │(五)於執行保護管束及緩起訴│觀護人室│ │
│ │ 被告社區義務勞務中,鼓│ │ │
│ │ 勵受保護管束人及緩起訴│ │ │
│ │ 被告積極改過向善。 │ │ │
│ │(六)簡化受保護管束人報到書│觀護人室│ │
│ │ 表,推動便民服務,建立│ │ │
│ │ 良好之信賴關係。 │ │ │
│ │(七)訪視、約談得於假日為之│觀護人室│ │
│ │ ,並講求技巧,加強辦理│ │ │
│ │ 各項觀護輔導業務。 │ │ │
│ │(八)審慎遴聘觀護志工,新聘│觀護人室│ │
│ │ 者詳查前科及素行紀錄以│ │ │
│ │ 防聘任有前科及素行紀錄│ │ │
│ │ 不佳者,並對觀護志工加│ │ │
│ │ 強考核其服務情形,如有│ │ │
│ │ 對個案執行不力、服務意│ │ │
│ │ 願低落或請託關說者予以│ │ │
│ │ 解聘或不予續聘。 │ │ │
│ │(九)對於煙毒犯的採尿工作,│觀護人室│ │
│ │ 觀護人應隨時派人注意有│ │ │
│ │ 無弊端。 │ │ │
├───────┼──────────────┼────┼──┤
│六、防制破壞司│(一)本措施所稱破壞司法信譽│ │ │
│ 法信譽案件│ 案件,係包攬訴訟、挑唆│ │ │
│ │ 、詐欺、其他涉及破壞司│ │ │
│ │ 法信譽之招搖撞騙等犯罪│ │ │
│ │ 情形。 │ │ │
│ │(二)司法黃牛、地下代書、律│ │ │
│ │ 師,利用當事人缺乏法律│ │ │
│ │ 常識,不諳訴訟程序,或│ │ │
│ │ 假冒司法人員,或串通承│ │ │
│ │ 辦人員,而向訴訟當事人│ │ │
│ │ 需索,以至破壞司法威信│ │ │
│ │ ,為有效防制,特參酌法│ │ │
│ │ 務部、高檢署所頒佈的各│ │ │
│ │ 項規定要點,訂定本措施│ │ │
│ │ ,以維護優良的司法風紀│ │ │
│ │ 。 │ │ │
│ │(三)責任單位: │ │ │
│ │ 1、依據高檢署67年11月14│聯合專案│ │
│ │ 日檢劍文勤字第 36090│小組 │ │
│ │ 號函頒「偵辦破壞司法│ │ │
│ │ 信譽案件實施要點」所│ │ │
│ │ 成立之「聯合專案小組│ │ │
│ │ 」,小組成員為公股主│ │ │
│ │ 任檢察官、書記官長及│ │ │
│ │ 政風室主任。 │ │ │
│ │ 2、依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政風室 │ │
│ │ 例第五條:本機關員工│ │ │
│ │ 貪瀆不法之預防、發掘│ │ │
│ │ 、處理檢舉業務之「政│ │ │
│ │ 風室」。 │ │ │
│ │(四)業務態度: │ │ │
│ │ 1、刑事案件的偵辦,以正│檢察官室│ │
│ │ 確為主,應積極進行,│ │ │
│ │ 不能無故稽延。 │ │ │
│ │ 2、問案態度應真誠和藹,│檢察官室│ │
│ │ 訊問時予受訊人充份陳│ │ │
│ │ 述機會,對被告有利及│ │ │
│ │ 不利情形,應一律注意│ │ │
│ │ ,並告知受訊人舉證方│ │ │
│ │ 法,用期發現真實,以│ │ │
│ │ 免因態度不佳,遭致當│ │ │
│ │ 事人誤解。 │ │ │
│ │ 3、訊問被告後非有刑事訴│檢察官室│ │
│ │ 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 │ │
│ │ 項、第一百零一條之一│ │ │
│ │ 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 │ │
│ │ 並認有羈押必要時,不│ │ │
│ │ 得率予聲請羈押。 │ │ │
│ │ 4、輕微犯罪案件,應依法│檢察官室│ │
│ │ 務部「提示檢察官應依│ │ │
│ │ 職權處分不起訴或起訴│ │ │
│ │ 案件促請法院宣告緩刑│ │ │
│ │ 之參考事項」,務本勇│ │ │
│ │ 於負責精神審慎辦理。│ │ │
│ │ 5、告訴乃論案件,在不違│檢察官室│ │
│ │ 背法律規定範圍內,宜│ │ │
│ │ 先勸導雙方和解息訟。│ │ │
│ │ 6、筆錄當庭制作完整清晰│紀錄科 │ │
│ │ ,並當庭交受訊人閱覽│ │ │
│ │ 或告以要旨,不得以空│ │ │
│ │ 白之筆錄用紙命其簽名│ │ │
│ │ ,以免誤解。 │ │ │
│ │ 7、案件偵查終結,應即公│紀錄科 │ │
│ │ 告,並通知結案要旨,│ │ │
│ │ 如係簽結,應通知其理│ │ │
│ │ 由。 │ │ │
│ │ 8、罰金案件,於制作執行│執行科 │ │
│ │ 命令時,應載明得以匯│ │ │
│ │ 票繳納或委託親友代繳│ │ │
│ │ 。 │ │ │
│ │ 9、得易科罰金案件,於送│執行科 │ │
│ │ 達傳票時,應附易科須│ │ │
│ │ 知,並註明應提出證明│ │ │
│ │ 文件,以便當事人知所│ │ │
│ │ 遵循,到案時並應即辦│ │ │
│ │ 理. │ │ │
│ │ 10、簡化辦事流程及應用書│各科室 │ │
│ │ 表。 │服務台 │ │
│ │ 11、訴訟輔導,提供各種「│ │ │
│ │ 書狀」及「聲請表」例│ │ │
│ │ 稿陳列服務台,提供當│ │ │
│ │ 事人取用。 │ │ │
│ │ 12、推行法律常識宣導,或│文書科 │ │
│ │ 舉辦海報、漫畫比賽,│各科室 │ │
│ │ 提昇民眾崇法、守法觀│ │ │
│ │ 念,並督導鄉鎮市區推│ │ │
│ │ 廣調解業務,以疏減訟│ │ │
│ │ 源。 │ │ │
│ │ 13、秉承上級指示,以主動│各科室 │ │
│ │ 積極的精神,熱心負責│ │ │
│ │ 的態度,為民服務,並│ │ │
│ │ 依本署之為民服務工作│ │ │
│ │ 手冊所載,各科室所負│ │ │
│ │ 之職掌,確實執行,落│ │ │
│ │ 實為民服務工作,則可│ │ │
│ │ 杜絕司法黃牛活動。 │ │ │
│ │(五)舉發 │ │ │
│ │ 1、檢察官偵辦案件時,應│檢察官室│ │
│ │ 注意有無被人挑唆或包│ │ │
│ │ 攬訴訟等破壞司法信譽│ │ │
│ │ 情事,如有發現,應即│ │ │
│ │ 深入查究,主動檢舉偵│ │ │
│ │ 辦。 │ │ │
│ │ 2、專案小組成員應與法院│專案小組│ │
│ │ 聯繫,各法官審理案件│ │ │
│ │ ,發現有破壞司法信譽│ │ │
│ │ 情事,應移交檢方「聯│ │ │
│ │ 合專案小組」偵辦。 │ │ │
│ │ 3、專案小組成員應與看守│專案小組│ │
│ │ 所聯繫,如發現在押人│ │ │
│ │ 犯通信內容或與家屬接│ │ │
│ │ 見談話內容涉及破壞司│ │ │
│ │ 法信譽情事時,應即報│ │ │
│ │ 請專案小組處理。 │ │ │
│ │ 4、政風室與法警室或專案│政風室 │ │
│ │ 小組人員應隨時注意查│法警室 │ │
│ │ 察經常出入檢察署之可│ │ │
│ │ 疑人物,如發現有破壞│ │ │
│ │ 司法信譽罪嫌,應即簽│ │ │
│ │ 請首長發交查處。 │ │ │
│ │ 5、政風室與專案小組人員│專案小組│ │
│ │ ,應注意本轄區內,假│政風室 │ │
│ │ 借法律事務所及地下代│ │ │
│ │ 書、法律顧問之類,從│ │ │
│ │ 事包攬訴訟的司法黃牛│ │ │
│ │ 活動,一有罪嫌,應即│ │ │
│ │ 簽請偵辦。 │ │ │
│ │(六)保密 │ │ │
│ │ 本署分案人員,電腦室人│分案室 │ │
│ │ 員,對有關分案、前科、│電腦室 │ │
│ │ 起訴、通緝等資料,應保│ │ │
│ │ 守機密,如發現與公務無│ │ │
│ │ 關,且非按規定程序,而│ │ │
│ │ 經常查詢資料者,應報請│ │ │
│ │ 主管轉報處理。對所屬生│ │ │
│ │ 活交往、主管應負考核之│ │ │
│ │ 責。 │ │ │
│ │(七)輿論 │ │ │
│ │ 負責剪報人員,對於破壞│政風室 │ │
│ │ 司法信譽之報導,應特加│ │ │
│ │ 注意,如認涉及犯罪嫌疑│ │ │
│ │ ,應即剪報陳報檢察長處│ │ │
│ │ 理。 │ │ │
│ │(八)檢舉 │ │ │
│ │ 利用本署傳票與公文封或│政風室 │ │
│ │ 適當傳播工具,廣為宣導│ │ │
│ │ ,鼓勵人民按規定檢舉「│ │ │
│ │ 破壞司法信譽」之不法份│ │ │
│ │ 子,並設置專用電話、傳│ │ │
│ │ 真機、信箱及電子檢舉信│ │ │
│ │ 箱。 │ │ │
│ │(九)查辦 │ │ │
│ │ 1.檢察官偵查此類案件,│檢察官室│ │
│ │ 應以科學方法廣為蒐集│ │ │
│ │ 犯罪事證,適時實施搜│ │ │
│ │ 索扣押,隨時指揮司法│ │ │
│ │ 警察人員協助處理。 │ │ │
│ │ 2.被告具有羈押原因並認│檢察官室│ │
│ │ 有羈押之必要者,應即│ │ │
│ │ 依法聲請羈押,其係假│ │ │
│ │ 借司法人員名義招搖撞│ │ │
│ │ 騙者,尤須注意處理。│ │ │
│ │ 3.檢察官在偵辦招搖撞騙│檢察官室│ │
│ │ 犯罪案件時,應注意有│ │ │
│ │ 無司法人員或律師參與│ │ │
│ │ ,如司法人員涉有犯罪│ │ │
│ │ 嫌疑時,應即報告檢察│ │ │
│ │ 長為適當之處理。 │ │ │
│ │(十)獎勵: │ │ │
│ │ 1.本署員工為維護司法優│ │ │
│ │ 良風氣,防制破壞司法│ │ │
│ │ 信譽,而工作努力成績│ │ │
│ │ 卓越者,予以表揚或敘│ │ │
│ │ 獎,以樹立典範。 │ │ │
│ │ 2.本署員工如有廢弛職務│ │ │
│ │ ,怠忽職守者,依人事│ │ │
│ │ 法規予以懲處。 │ │ │
│ │(十一)附則: │ │ │
│ │ 本措施,經各科室協調│ │ │
│ │ 會討論,奉檢察長核定│ │ │
│ │ ,陳報高檢署備查後實│ │ │
│ │ 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