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以下簡稱本局)為降低初次尋職及對
原來工作不滿之失業人數,引進德國職業訓練與技職教育結合之雙軌
制職業訓練模式,對國內青少年推動台德菁英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
)。以鼓勵事業單位積極參與職業訓練,結合國內各級技職教育單位
,透過各職類雙軌制訓練,共同培育國內青少年為未來事業單位核心
專業人員,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時,能獲得穩定人力資源,奠定
事業單位未來強化經營體質、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提高生產力及國際
競爭力重要因素之一,特訂定本要點。
|
二、本要點補助對象如下:
(一)國內各事業單位。
(二)國內各級公、私立技職教育單位。
(三)參與台德菁英計畫雙軌制職業訓練之國內青少年。
(四)國內團體(含招生甄選委員會)。
|
三、本要點補助條件或標準如下:
(一)事業單位具主管單位合法登記、營運健全且無欠國稅者。
(二)教育單位具核定補助職類項目相關學程、科系,且經評定合格或
經教育主管單位最近評鑑為二等(含)以上者。
(三)已領有國民身份證之青少年,經本計畫招生、甄選程序錄取接受
雙軌制訓練者(以下簡稱訓練生)。
(四)團體具主管單位合法登記、核准,經本局評定具推動雙軌制職業
訓練能力者。
(五)定額獎助經核定表示績優事業單位、各級公私學校、訓練生。
|
四、本要點補助經費之範圍如下:
(一)定額補助事業單位參與本計畫,對訓練生施以雙軌制職業訓練相
關費用。
(二)補助訓練生每學期學費二分之一以下,具特殊身份者依據教育部
規定補助每學期學雜費及相關費用。
(三)補助國內團體協助或合作推動本計畫。
(四)本計畫推動各學程雙軌制職業訓練初期,各校開班不足訓練生人
數之缺額學費。
(五)給予事業單位、各級公私立學校參與本計畫積極推動人員且表現
優異者,訓練生在校或事業單位表現優異或有特殊事跡者,定額
獎勵金以茲表揚。
|
五、本要點申請程序及應備文件如下:
(一)事業單位依據本計畫規定檢具合法登記證明、財務相關文件、無
欠稅證明提出申請。
(二)各級公私立學校依據本計畫規定檢具相關學程、科系核定文件、
評鑑證明提出申請。
(三)訓練生依據招生甄選規定檢具相關文件及報名費繳交證明提出申
請。
(四)依據本局規定檢具獎勵證明提出申請。
|
六、本要點審查標準及作業程序如下:
(一)本計畫依據本局核定「台德菁英計畫作業手冊」規定辦理。
(二)同一案件向二個以上機關提出申請補助者,應列明全部經費內容
,及向各機關申請補助之項目及金額。
|
七、本要點補助經費請撥及核銷程序如下:
(一)本局補助事業單位培訓訓練生部分經費,於每位訓練生在校學年
度初及結束後得檢附領據申請,經本局審核通過後核撥。
(二)本局補助訓練生部分教育費用,及補助各級公私立學校開辦本計
畫專班不足部分,於每學期註冊完畢開學後一個月內檢附訓練生
領據及造冊申請訓練生及學校開班不足補助款,經本局審核通過
後核撥。
(三)依據本局核定獎勵名單及額度,於規定時間內事業單位及各級學
校檢送受獎人員、訓練生清冊,經本局核對後撥付。
(四)依據本局核定補助各團體協助或合作推動本計畫如其所領受之補
助款為其經常或臨時支出之全部,應按工作進度分期編具會計報
表或收支清單,連同原始憑證送本局審核通過後核撥;如其所受
領之補助款為其經常或臨時支出之一部分,團體得先按工作進度
分期編具會計報表或收支清單,連同領據送本局審核通過後核撥
。
(五)所受領之補助款為其經常或臨時支出之一部分,其原始憑證得留
存各受補助者,且留存年限為期十年,本局得視情況隨時派員抽
查之。
|
八、督導及考核規定如下:
(一)本局針對參與本計畫事業單位及各及公私立學校,結合教育主管
機關共同督導,並每年定期考評或訪視一次,經評審有重大缺失
者,應加強訪視導正。
(二)對補助協助或合作推動本計畫單位、團體,依契約或協議書規定
督導及考核。
(三)對訓練生除接受在校及事業單位規定考評外,並依據台德菁計畫
作業手冊規定提送工作報告,經學校指導老師及事業單位訓練師
傅等相關人員評核。本局每年對訓練生進行一次以上座談會及問
卷調查。
|
九、受補助經費中如涉及採購事項,應依政府採購法等相關規定辦理。
|
十、受補助單位、團體經考核,如發現成效不佳、未依補助用途支用、或
有虛報、浮報等事情,除應繳回該部分之補助經費外,得依情節輕重
對補案件停止補助一年至五年。
|
十一、受補助團體結報經費時,除應詳列支出用途外,應列明全部實支經
費總額及各機關實際補助金額。
受補助團體應專帳專戶貯存,結案時尚有結餘款,及所產生利息應
全數繳回,或其他衍生收入應按補(捐)助比率繳回。
|
十二、本局應於每年公告補助對象、項目、金額、申請期限等作業規範事
項,並於網際網路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