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海上捕獲法庭審判條例
時間: 中華民國069年07月04日

所有條文

第一章  通則
  凡海上捕獲事件,由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之。

  海上捕獲法庭,分左列二級:
  一、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二、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前項法庭之設置或廢止,以命令定之。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設置地點及其管轄區域,以命令定之。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各設庭長一人,主任檢察官一人,審判官八
  人至十一人,檢察官三人至五人,書記官五人至七人,通譯三人至五人
  。
  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由審判官兼任。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以所在地高等法院院長或高等法院分院院長兼
  充;同庭主任檢察官,以所在地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或高等法院分院首
  席檢察官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
  審判官由行政院於左列人員中呈請總統任命兼充:
  一、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推事四人至五人。
  二、海軍中校以上軍官三人至四人,其中一人至二人為海軍軍法官。
  三、外交部高級薦任部員一人至二人。
  檢察官以高等法院或分院檢察官兼充,由行政院呈請總統任命之。
  書記官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及同庭主任檢察官,於高等法院及檢察
  處或分院及檢察處書記官中分別委任兼充,並於其中得各遴選一人或二
  人專任。
  通譯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會同主任檢察官遴選二人至三人專任。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以最高法院院長兼充;同庭主任檢察官,以最
  高法院檢察長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審判官以最高法院推事六人,海
  軍上校級以上軍官二人,海軍上校級以上高級軍法官一人,外交部簡任
  部員二人兼充,均由總統任命之。
  檢察官以最高法院檢察官兼充,由總統任命之。
  書記官由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及同庭主任檢察官,於最高法院及檢察
  署薦任書記官中分別薦任兼充,並於其中得各遴選一人專任。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因繕寫及其他事宜,得臨時酌用雇員。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兼任人員,概不另支薪俸。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綜理全庭行政事務;凡審判事件,以庭
  長充審判長。但因事不能出庭時,得由資深審判官代理。
  高級及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主任檢察官,得親自處理所屬檢察官之事務,
  並得將所屬檢察官事務移轉於所屬其他檢察官處理之。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事件,以審判官五人之合議行之。但得以審判官
  一人行準備及調查證據程序。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審判事件,以審判官七人之合議行之。
  裁判事件,以評議決定之;評議,準用法院組織法第七十九條至第八十
  三條之規定。

  海上捕獲法庭行政之監督,依左列規定:
  一、行政院院長督同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庭長,監督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二、法務部部長監督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立法理由〕
  第二款原文「司法行政部」,修正為「法務部」。

第二章  捕獲之送審程序
  捕獲之船舶,應由捕獲軍艦解送至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所在港口或其附近
  ,並由該艦艦長飭令原捕獲軍官,乘該船並將捕獲理由及證明事項,詳
  載於記事錄,連同扣押之一切船舶文書,移交於該法庭。但因事實上不
  能解送捕獲船舶時,得僅提供記事錄。捕獲軍艦如有重要任務不克解送
  時,該艦長在安全範圍內,得派得力官兵隨乘捕獲船舶負解送之責。

  解送捕獲之船舶及船內員工、乘客暨一切貨物中,合於海上捕獲條例第
  三十四條規定處理外,須保持捕獲時原有狀態。

第三章  檢審程序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主任檢察官接受捕獲船舶或其他記事錄時,應指派檢
  察官一人主持接收事宜。
  檢察官接受捕獲船舶時,應親至該船上檢查關於提供一切文件及裝運貨
  物,並會同該船長製成詳細物件目錄。

  檢察官訊問被捕船舶之船長、船員、乘客或貨物所有人供詞及原捕獲軍
  官之陳述,應令書記官制作詳細筆錄。

  檢察官認為必要時,得指令鑑定人鑑定之。

  檢察官檢查完竣後,應即實施調查,製作應否沒收意見書,提出初級海
  上捕獲法庭。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認檢察官意見,主張釋放被捕之船舶或貨物為正當
  時,應即作成釋放裁定,送達於檢察官。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認檢察官意見書,主張捕獲或釋放被捕之船舶或貨
  物為不正當時,應公告之。
  前項公告應將該事件登載於政府公報,並得譯成外國文,揭載於國內發
  刊之外國文報章。

  捕獲事件之關係人,得由公告之翌日起,限於三十日內,提出申訴書,
  並附證據文書於原法庭。
  申訴書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國籍、住所、年齡、職業。
  二、申訴之要旨。

  申訴人之代理人,以中華民國律師為限。

  捕獲事件關係人,經過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期間未提出申訴書者,初級
  海上捕獲法庭應即審判。但有檢察官之聲請時,得不經審問程序逕行判
  決。

  申訴人在申訴期間內提出申訴書時,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應指定日期開庭
  審問。但申訴人未經許可而不到場者,得為缺席判決。

  宣示判決,應自審問終結之日起三日內為之。判決宣示後,應即送達於
  檢察官,並以副本送達於申訴人。

  檢察官或申訴人不服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時。得於送達之翌日起二
  十日內,提出上訴書於原初級海上捕獲法庭。
  前項上訴書記載左列事項:
  一、上訴人及其代理人之姓名、性別、國籍、住所、年齡、職業。
  二、原初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
  三、不服之理由。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於接受上訴書後,應於五日內,將本案卷宗及證物移
  送高級海上捕獲法庭。

  上訴不合程序或已逾期限者,高級海上捕獲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前項不合程序事項,高級海上捕獲法庭認為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令
  補正。

  已逾上訴期限未經上訴者,其原判決即為確定。
  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上訴期間者,應以書狀向為裁判
  之原法庭聲請回復原狀。但遲誤上訴期間已逾四個月者,不得為回復原
  狀之聲請。
  前項聲請,經原法庭調查事實,認為有理由時,應為許可之裁定;如認
  為無理由時,裁定駁回之。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接受上訴書後,除其違反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予以
  駁回外,如係檢察官上訴,應將上訴書副本送達於申訴人;如係申訴人
  上訴,應將上訴書副本送達於檢察官。
  前項送達之上訴書副本,限於送達之翌日起十日內提出答辯書。

  檢察官及申訴人得捨棄其上訴權。
  上訴於判決前得撤回之。

  捨棄上訴權,應向初級海上捕獲法庭為之。
  撤回上訴,應向高級海上捕獲法庭為之。

  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應以書狀為之。

  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對於原審判決事實證據認為必要時,得自行調查,或
  發交初級海上捕獲法庭重行調查。

  高級海上捕獲法庭之判決,不經言詞審問為之,但認有必要時,得為言
  詞審問。
  前項言詞審問之事件,得以審判官一人為受命審判官,調查上訴及答辯
  之要旨,製作報告書。
  審判日期,應於受命審判官朗讀報告書後,先由檢察官或代理人陳述上
  訴之意旨再行辯論。
  第一項判決應送達於原審初級海上捕獲法庭檢察官,並送副本於申訴人
  。

  判決確定後,應將判決要旨登載於政府公報。

  初級海上捕獲法庭在檢審期間,關於被捕獲船舶及貨物之保管,應委託
  海軍機關為之。
  前項保管規則,由海軍總司令部定之。

  判決沒收之船舶或貨物,屬於國庫。

  執行裁判,由為裁判之海上捕獲法庭檢察官指揮之。
  檢察官關於判決之執行,得請海軍及警察機關協助之。

  檢審程序細則,由海上捕獲法庭定之。

第四章  附則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