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基準依商品標示法第十二條規定訂定之。
|
二、本基準適用於流通進入市場陳列販賣之電器及電子商品,包括硬體商
品、軟體商品、零組件及耗材。
前項商品種類及品目之例示表,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
三、電器及電子商品應標示下列事項:
(一)硬體商品:
1.商品名稱及型號。
2.國內製造之商品,應標示製造商、委製商或分裝商名稱、地
址及服務電話。進口之商品,應標示進口商或分裝商名稱、
地址、服務電話;及國外製造商或國外委製商之外文名稱。
3.原產地。
4.製造年份及製造號碼。
5.額定電壓(V)及額定頻率(Hz)。(無則免標)
6.總額定消耗電功率(W)或額定輸入電流(A)。(無則免標
)
7.規格。
8.使用方法。
9.注意事項或警語。
(二)軟體商品:
1.軟體名稱、版本及語文表達方式。
2.國內發行、設計或出版之商品,應標示發行、設計或出版商
名稱、地址及服務電話。進口之商品,應標示進口商或分裝
商名稱、地址、服務電話;及國外發行、設計或出版商之外
文名稱。
3.原產地。
4.系統需求。
5.軟體功能、用途或內容。
6.螢幕解析度需求。
7.注意事項或警語。(無則免標)
(三)零組件及耗材:
1.商品名稱及型號。
2.國內製造之商品,應標示製造商、委製商或分裝商名稱、地
址及服務電話。進口之商品,應標示進口商或分裝商名稱、
地址、服務電話;及國外製造商或國外委製商之外文名稱。
3.原產地。
4.額定電壓(V)。(無則免標)
5.規格。
6.注意事項或警語。(無則免標)
7.具時效性者,應標示製造年月或年週,以及有效日期或有效
期間。具時效性零組件及耗材之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之。
|
四、電器及電子商品之標示方法:
(一)硬體商品:
1.前點第一款第一目及第三目至第六目之應標示事項,應於商
品本體上標示,其標示位置應於正常安裝後使用時可隨時檢
視處。
2.前點第一款第二目及第七目至第九目之應標示事項,應於商
品本體、內外包裝或說明書上為之。
(二)軟體商品:
1.前點第二款第一目及第四目之應標示事項,應於商品本體上
標示,其標示位置應於正常安裝後使用時明顯易見。
2.前點第二款第二目、第三目及第五目至第七目之應標示事項
,應於商品本體、內外包裝或說明書上為之。
(三)零組件及耗材:
1.前點第三款第四目之應標示事項,應於商品本體上標示,其
標示位置應於正常安裝後使用時可隨時檢視處。
2.前點第三款第一目至第三目及第五目至第七目之應標示事項
,應於商品本體、內外包裝或說明書上為之。
(四)商品體積過小或客觀上有難以標示之情事者,前三款所定應於
商品本體上標示之事項,得於內外包裝或說明書以文字標示代
之,亦得於商品本體、內外包裝或說明書以電子標示方式代之
。
(五)本基準所定商品之標示單位及符號,得依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
之規定標示之。
(六)進口商品之原有標示文字,不得塗毀。
(七)如商品內建顯示器或不具內建顯示器但必須連接顯示器才能操
作者,其標示方法得以螢幕顯示代之,並應於商品內外包裝或
說明書上載明操作方式。
|
五、本基準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十八日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