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
(一)「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第二條第二項及其「施行細則」第
二條第三項規定。
(二)本會八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86)輔貳字第二0二四三號函修
頒之「榮譽國民證製發作業規定」。
|
二、目的:為使參加「八二三戰役」之金馬民防自衛隊員,申辦榮譽國民
證(以下簡稱榮民證)作業順利,特訂定本規定,以為作業準據。
|
三、實施對象:曾參加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至同年十月六日止「八
二三台海保衛戰」之金馬民防自衛隊員,並經國防部核認有案者。
|
四、權責劃分:
(一)本會:
1.第二處:負責辦理經國防部核認之金馬民防自衛隊員資料綜合
檢定彙整、協調登錄榮民基本資料等事宜。
2.統計處:負責參戰金馬民防自衛隊員基本資料之登錄、校正及
製(寄)榮民證申請表作業等事宜。
(二)各縣、市榮民服務處:負責參戰金馬民防自衛隊員榮民證製發及
校正補登戶籍(含眷屬)資料等事宜。
|
五、作業規定:
(一)本會接獲國防部函送參戰金馬民防自衛隊員身分名冊(或調查表
)後,即由第二處會統計處按下列要點辦理:
1.登錄相關基本資料。(「背景欄」一律登鍵「金馬自衛隊員」
以利統計識別)
2.榮民證內「兵籍號碼」、「籍貫」及「退伍階級」等一律免填
;另「退伍日期」欄內,一律鍵註「金馬自衛隊員」。
3.「退伍令字號」欄一律填註國防部核認函之文號,(範例:
(89)易晨(核)字第00一號)。
4.依現行作業規定,製(寄)發已登錄榮身分資料者之「榮民證
申請表」(如附表),以供參戰金馬民防自衛隊員據以向戶籍
地榮民服務處申辦民證。
(二)各榮民服務處受理參戰金馬民防自衛隊員申請榮民證作業程序及
應注意事項如次:
1.承辦人員應請申請人提供國民身分證影本(檢驗用)及相片(
製發榮民證用)乙張,並詳實校正補填「榮民證申請表」內各
欄資料,尤應核校戶籍、通信地址、連絡電話及眷屬等欄資料
,以利爾後連繫服務。
2.經確實核校申請表內各欄填註無誤,並依權責規定,補登前項
相關資料後,始可依定程序製榮民證。另申請表內之、「入、
退伍日期」、「軍種」、「兵科」、「專長」、「退除役原因
」、「退除役給與」、及「退伍階級」等欄免填;「備註欄」
一律填註「金馬自衛隊員」。
3.榮民證申請表及國民身分證影本,一律歸檔保存五年後,依規
定銷毀。
|
六、一般規定:
(一)凡於八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含)以前完成登錄者,榮民證發證
日期一律以「九十年元月一日」為準填註;九十年元月二日(含
)以後完成登錄者,榮民證發證日期一律以申請中為準填註。
(二)考量本案適用對象設並居住在金門縣者眾多,為避免同時申辦而
形成擁擠現象,請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先期規劃以鄉鎮為單位,
針對已登錄榮民身分資料者,於本(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前
,分時分區受理申辦,至發給方式,請依照本會(八九)輔貳字
第一二四七0號函示規定辦理;台澎地區各縣市人數較少,則依
前述作業方式及現行程序辦理製發作業。
(三)金馬民防自衛隊員申請榮民證時,所持之國民身分證影本,各榮
民服務處承辦人,務應併同申請表,簽核發證後歸檔備查。另申
請人未攜帶本會寄發之申請表時,應即主動運用資訊系統列印申
請表,提供並指導其校正補填各欄資料。
(四)經軍權責單位核認確為參加「八二三戰役」有案之金馬民防自衛
隊員,如已亡故,原則仍按前列作業程序及規定,登錄榮民基本
資料,但不再發給榮民證;惟各榮民服務處應指導協助其遺眷申
辦遺眷證。
(五)各榮民服務處如因資料無法確認或其他非權責內可決定之申請案
件,得報會依法辦理或函請軍方權責單位協助查證處理。
(六)凡涉及榮民補(換)發榮民證事宜,悉按會頒「榮民證製發作業
規定」辦理。
(七)本案如有疑義事項,請向本會第二處(承辦人:陳聰敏科員(0
二)二七五七一三三四或秦兆蓉科員(0二)二七五七一六四六
)或統計處(承辦人季竹麗科員(0二)二七五七一七七三)洽
辦。
|
七、本補充規定自發布日施行,未盡事宜,另函補充說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