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通則依審計部組織法第十四條規定制定之。
|
審計處處長及審計室主任,承審計長之命,綜理各該審計處、室事務,
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隸屬省(市)審計處之審計室主任並受各該省(
市)審計處處長之指揮監督,審計處副處長、審計室副主任分別輔助處
長、主任處理各該處、室事務。
|
審計處、室處理重要審計案件,以審核會議之決議行之;審核會議以審
計官、審計、稽察組織之。
審核會議議事規則,由審計部定之。
|
各省(市)審計處,得設三科至五科,分別掌理普通公務,特種公務、
公有營業,公有事業及財物審計事項。設覆審室分組掌理覆核聲復、聲
請覆議、再審查、重要審計案件及不屬各科之審計事項。
各特種公務機關、公有營業機關、公有事業機關之審計處、室得就各該
組織範圍內之審計事項,分科或課辦事。
各科或課職掌,由各該審計處、室擬訂,報請審計部核定。
|
各縣(市)審計室得設三課至五課,分別掌理有關審計事項。各課職掌
,由各該審計室擬訂,報請審計部核定。
未設審計室之縣(市),其審計事項,由審計部指定鄰近之審計室兼辦
之。
|
審計處設總務科,審計室置總務人員,掌理文書、檔案、印信、出納、
庶務等事項。
|
各審計處、室視業務繁簡,分為一、二等,由審計部報請監察院核定之
|
一等審計處置處長一人,由審計官兼任,職位列第十至第十三職等;副
處長一人,由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審計十八人至三十
人,稽察六人至十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審計六人至十人
,稽察二人至四人得列第十職等;科長三人至五人,覆審室主任一人,
由審計或稽察兼任之;審計員及稽察員二十二人至三十八人,職位均列
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八人至十二人,得列第六或第七職等;主任秘書
一人,職位列第十職等;總務科科長一人,秘書一人,專員一人,職位
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科員四人至八人,職位列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
一人至三人,得列第六或第七職等;辦事員五人至七人,職位列第一至
第四職等。
|
二等審計處置處長一人,由審計官兼任,職位列第十至第十三職等;副
處長一人,由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審計十人至十四人
,稽察三人至五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審計四人或五人,
稽察二人,得列第十職等;科長三人至五人,覆審室主任一人,由審計
或稽察兼任之;審計員及稽察員十八人至二十八人,職位均列第三至第
五職等,其中六人至九人,得列第六或第七職等;主任秘書一人,職位
列第十職等;秘書一人總務科科長一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科
員二人至四人,職位列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得列第六或第七職
等;辦事員四人至六人,職位列第一至第四職等。
|
一等審計室置主任一人,由審計官或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至第十二職
等;副主任一人,由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審計及稽察
四人至十二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二人至四人,得列第十
職等;課長三人至五人,由審計或稽察兼任之,審計員及稽察員十七人
至二十五人,職位均列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六人至八人,得列第六或
第七職等;課員二人,職位列第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至三人,職位
列第一至第四職等。
|
二等審計室置主任一人,由審計官或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至第十二職
等;副主任一人,由審計兼任,職位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審計及稽察
三人至七人,職位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二人得列第十職等;課長三
人,由審計或稽察兼任之,審計員及稽察員六人至十四人,職位均列第
三至第五職等;其中三人至五人,得列第六或第七職等;課員一人,職
位列第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人至三人,職位列第一至第四職等。
|
一、二等審計處設人事室、主計室、各置主任一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
九職等;一、二等審計室置人事管理員、會計員各一人,職位均列第四
或第五職等;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人事、歲計、會計及統計事務。
前項各室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通則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
本通則第六條及第八條至第十二條所定各職稱人員,其職位之職系,依
公務職位分類法及職系說明書,就一般行政管理、審計、稽核、會計、
統計、人事行政、文書、事務管理及其他有關職系選用之。
|
審計處、室辦事細則,由各該處、室擬訂,報請審計部核定之。
|
本通則自公布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