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基隆市政府受理捐贈財產案件作業要點
時間: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日

所有條文

一、基隆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利市屬機關學校辦理市民捐贈財產
    案件有所準則,增進市有財產管理效益,特訂定本要點。

二、市民申請捐贈財產予本府,其受理機關依捐贈之財產性質區分如下:
  (一)不動產部分:
        按現行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及本市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規定,分
        別由各該業務權責單位辦理。如:
        1.建築用地由本府財政處受理。
        2.公共設施用地分別由管理機關(單位)受理。
        3.非屬公共設施之土地視其性質由本市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規
          定之管理機關(單位)受理。
  (二)動產、物品部分:按財產性質區分,由各受贈機關(單位)、學
        校受理。
  (三)有價證券、權利、圖書、文物、藝術品或其他特殊標的物:按業
        務性質及用途區分,由各受贈機關(單位)、學校受理。

三、各機關(單位)、學校受理捐贈申請案件時,應請捐贈人填具申請書
    (或贈與書)及檢附身分證明文件(若捐贈人旅居國外,應檢附經我
    駐外機構簽證之授權書),並視捐贈標的物性質檢附下列證明文件:
  (一)不動產:
        1.土地或建物登記簿謄本(或權利書狀影本)及地籍圖謄本。
        2.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證明。
        3.現場位置圖及相片。
  (二)動產、物品或其他特殊標的物:
        1.捐贈標的物說明文件(敘明標的物名稱、廠牌、型式規格、捐
          贈數量、明細、參考售價)。
        2.若為其他特殊標的物,應視標的物性質、用途另行檢附其相關
          證明文件。

四、各機關(單位)、學校接受贈與財產時應切實遵照以下各款規定:
  (一)受理市民申請捐贈財產案件,應依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第十九
        、二十條之規定,以不增加負擔為原則,並查明有無糾紛,如有
        糾紛,應俟糾紛解決後再行辦理。
  (二)捐贈附有條件或負擔時,應擬訂合約,一併報核。
  (三)審慎考量受贈物與職掌之目的主管業務或創設目的有無關聯,接
        受捐贈是否恰當適法,是否衍生協助納稅義務人逃漏稅捐等相關
        問題。
  (四)本府各單位及所屬一級機關受理捐贈案件,應備齊第三點相關文
        件及評估意見,簽會本府財政處,奉本府核准受贈,始得通知贈
        與人辦理財產點交事宜。至各區公所及所屬二級機關、學校之受
        贈案件,除備齊第三點相關文件及評估意見,應循行政程序陳報
        上級機關簽擬處理意見,比照上述作業程序辦理。

五、受贈不動產作業程序如下:
  (一)書面審核:
        1.核對捐贈土地或建物之標示、登記面積、所有權人等資料與登
          記謄本(或權利書狀)記載是否相符。
        2.函請都市計畫及建築管理主管機關分別查明都市計畫使用分區
          用途限制及是否為法定空地。
        3.函請轄區稅捐稽徵機關及地政事務所,分別查明捐贈標的有無
          欠稅(費)、設定他項權利及限制登記。
  (二)實地履勘:
        1.擇期會同贈與人(或代理人),與轄區地政事務所及本府財政
          處等相關單位,至現場指界會勘確認捐贈土地有無被他人占用
          或地上有無農作改良物、建築改良物等情形。以上如需土地鑑
          (指)界費用,由贈與人負擔,但情況特殊者,由受理單位另
          案簽辦。
        2.捐贈土地上(包含上空部份)如有被他人占用或地上有農作改
          良物、建築改良物等情形(含招牌或廣告物等),由贈與人查
          明依法排除並解決糾紛後,再行受理捐贈,以維護公共安全及
          城鄉景觀,並避免影響交通秩序。
  (三)報府核定:
        由受理機關(單位)依第四點第四款規定程序,簽報市長核准同
        意受贈後,始得通知贈與人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事宜。
  (四)產權移轉:
        由受理機關(單位)通知捐贈人檢具下列文件會同辦理所有權移
        轉及管理機關登記手續。
        1.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現值申報書。
        2.土地、建築改良物登記申請書。
        3.土地、建築改良物贈與所有權契約書正、副本。
        4.捐贈人之身分證明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或國民身分證影本、法
          人登記證明文件及其代表人資格證明。
        5.土地、建築改良物所有權狀正本。
        6.代理人辦理請附委託書。
  (五)核發感謝函:
        1.受理機關(單位)於辦妥受贈土地(或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
          手續後,始得核發感謝函,並將受贈情形函知贈與人戶籍所在
          地國稅局及本府財政處。
        2.核發之感謝函僅需載明受贈土地(或建物)之座落、面積及持
          分,不得載明土地權利價值或公告現值及建物評定現值資料。
  (六)登帳列管:
        1.受理機關(單位)於取得受贈土地(或建物)所有權後,應依
          本市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第十條規定登帳建卡列管,受贈土
          地之入帳價格依當期公告地價計價;建物按當期評定現值計價
          。
        2.受贈土地(或建物)合於減免賦稅及工程受益費者,受理機關
          (單位)應依本市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向
          該管稽徵機關辦理減免手續。

六、受贈動產、物品或其他標的物作業程序如下:
  (一)書面審核:
        1.評估捐贈之標的物是否符合業務所需。
        2.查詢捐贈標的物在市場上銷售據點、售價、售後維修服務及收
          費方式。查詢方式得優先利用中央機關共同供應契約電子採購
          系統、連鎖大賣場、商店等通路查詢,無法利用前述方式查詢
          者,得召集相關單位組成評估小組。
        3.捐贈之標的物後續如需定期保養維護,應一併評估維護廠商是
          否指定特定廠商及所需經費。
  (二)報府核定:
        由受理機關(單位)依第四點第四款規定程序,簽報市長核准同
        意受贈後,始得通知贈與人辦理財產點交事宜,如需登記規費(
        如牌照稅等)由贈與人負擔,但情況特殊者,由受理單位專案簽
        辦。
  (三)財產交付:
        1.查驗捐贈標的物種類、規格、數量是否相符,並製作點交紀錄
          留存。
        2.收管捐贈標的物出廠、來源證明(如涉及著作權應檢附同意書
          )、使用說明文件(含簡介、產品功能及使用手冊等附件)。
  (四)核發感謝函:
        1.受理機關(單位)於財產點交無誤後,始得核發感謝函,並將
          受贈情形函知贈與人戶籍所在地國稅局及本府財政處。
        2.核發之感謝函僅需載明受贈財產名稱、數量,不得載明價值資
          料。
  (五)登帳列管:
        受理機關(單位)於財產交付後應依本市市有財產管理作業辦法
        第十條規定登帳建卡列管,受贈財產之列帳價格,依第一款所查
        詢之售價列帳。

七、受贈現金,應按捐贈人意願,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捐贈人指定對象及具體明確用途,且屬委託代辦或代轉性質之捐
        款者,不得變更用途,並得透過各機關專戶採代收代付方式,依
        會計程序辦理。
  (二)捐贈人未指定對象或未指定具體明確用途之捐款,應統一解繳市
        庫,並循預算程序辦理。

八、指定用途之現金捐贈,應於接受捐贈時,由捐贈人確認如無法執行原
    指定用途,或執行後仍有結餘款時之運用方式如下:
  (一)退還捐贈現金或結餘款。
  (二)供作其他公益目的使用。
  (三)解繳市庫。

九、各機關(單位)、學校接受捐贈現金之支出運用,如涉及採購者,應
    依政府採購法及相關規定辦理。

十、各機關(單位)、學校對於接受捐贈現金之收支,應本公開透明、充
    分揭露原則,定期公告經費運用成果報告、收支明細等資訊,供大眾
    查閱。但捐贈人要求不公告特定事項者,不在此限。

十一、各機關(單位)、學校接受捐贈現金之收支帳目及辦理情形,本府
      及各機關之上級機關得派員查核之。

十二、受理機關(單位)經簽報不願受贈案件應敘明理由函復捐贈人。

十三、本要點經市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函頒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