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條文

一、臺中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處理平均地權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
    )第四十七條第二項、第八十一條之二、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
    報登錄及查詢收費辦法第七條及第十條所為之行政罰鍰,依循適當原
    則予以有效之裁處,建立執法之公平性,減少行政罰爭議及訴願之行
    政成本,提昇公信力,特訂定本基準。
〔立法理由〕
一、因應「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及查詢收費辦法」第八條及
    第十一條修正改為第七條及第十條,爰配合修正內容。
二、明定本基準係為違反行政法義務之裁罰規定。

二、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項事件,本府執行本條例第八十一條之二
    規定之統一裁罰基準如下表:(詳附表)
〔立法理由〕
配合平均地權條例第四十七條及八十一之二條修正,區分不同違規事件及
裁罰基準。

三、前點裁罰對象之罰鍰分攤原則如下:
    (一)權利人及義務人皆無法舉證其無故意或過失者,由雙方各負擔
          罰鍰二分之一,再按權利人或義務人各自之人數分算。
    (二)權利人及義務人如僅一方舉證其無故意或過失者,由另一方負
          擔罰鍰,再按權利人或義務人之人數分算。
    (三)權利人及義務人如皆僅部分當事人舉證其無故意或過失者,由
          雙方各負擔罰鍰二分之一,再按有故意或過失之權利人或義務
          人各自之人數分算。
    (四)義務人非基於自身意願出售(如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不同
          意處分之共有人)或依規定得由權利人單獨申請買賣移轉登記
          者(如土地登記規則第二十七條第十一款、第一百零二條第一
          項規定),義務人免罰。
〔立法理由〕
一、本點新增。
二、配合平均地權條例第四十七條及八十一條之二修正,並參照內政部一
    百零九年六月十九日「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作業手冊」
    罰鍰分攤原則,訂定權利人及義務人間之罰鍰分擔原則。

四、本府處理本條例事件之程序如下:
    (一)發現有本條例第八十一條之二事件,由本府作成處分決定,並
          將該裁處書依行政程序法規定送達受處分人,限期繳納罰鍰及
          履行一定行為義務。
    (二)受處分人逾期不繳納罰鍰者,由本府進行催繳作業,若經催繳
          仍不繳納罰鍰者,依行政執行法第十一條及第十三條規定移送
          行政執行處執行。
〔立法理由〕
點次調整。

五、第二點所列統一裁罰基準如因情節特殊而有加重或減輕處罰之必要者
    ,本府得於裁處書內敘明理由,於法定罰鍰額度內處罰,不受前開統
    一裁罰基準之限制。
〔立法理由〕
一、本點新增。
二、增定情節特殊而有加重或減輕裁罰情形之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