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照顧因故無法生活於家庭之本市兒童、
少年,特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四十一條第五項規定訂定本辦法。
|
本府辦理寄養業務包括下列事項:
一、寄養業務之策劃及推廣。
二、申請寄養案件之調查、審核、處理。
三、寄養家庭之召募調查、審核、授證及訓練輔導。
四、寄養家庭與寄養兒童、少年關係之輔導及調整。
五、寄養家庭與寄養兒童、少年原生家庭之聯繫。
六、寄養兒童、少年原生家庭之輔導。
七、寄養兒童、少年之轉介安置及個案輔導。
八、寄養兒童、少年個案資料之管理及定期追蹤輔導。
九、寄養費用之籌編核撥。
十、寄養業務之評鑑、獎勵及表揚。
十一、其它全市性之兒童、少年寄養事項。
|
寄養業務得委託組織健全且具有專業人員與經驗之民間兒童、少年福利
機構或團體(以下簡稱受託單位)辦理之。業務執行單位應於年度前依
相關規定先簽報確定受託單位,委託辦理業務時,應與受託單位訂定委
託契約書載明工作區域、工作項目、個案處理分工、個案工作內容、性
質及委託期間。
|
兒童、少年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本府得辦理家庭寄養:
一、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八款、第九款規定安置之兒
童、少年。
二、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各款規定需予安置之兒童、
少年。
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各款規定需予安置之兒童、
少年。
四、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各款規定安置之兒童、少年
。
五、少年法庭裁定責付主管機關之兒童、少年。
六、少年法庭裁定應交付感化教育之兒童、少年。
七、其它依法得辦理家庭寄養之兒童、少年。
前項寄養得由兒童、少年本人、其父母、監護人、利害關係人、實際照
顧兒童、少年之人或兒童、少年福利機構向本府申請之,或由本府依職
權辦理之。
|
寄養期間不得超過二年。但必要時得予延長。寄養期間由本府或受託單
位辦理寄養訪視,第一次應於寄養第一個月內為之,嗣後每三個月至少
訪視一次。但延長寄養家庭期間之訪視,得視實際需要辦理。
|
兒童、少年於寄養期間,其原監護人、親友、師長得經本府或受託單位
許可前往探視。屬緊急安置個案,其原監護人、親友、師長須經本府許
可,依本府指示之時間、地點、方式探視。不遵守者,本府得撤銷其許
可。
|
寄養家庭應具備條件如下:
一、雙親家庭:
(一)年齡均在二十五歲以上,其中一方在六十五歲以下,具有國民
中學以上教育程度者。
(二)結婚二年以上相處和諧者。
(三)家長及共同生活之家屬品行端正、健康良好無傳染性疾病及其
他不良素行紀錄者。
(四)有固定收入足以維持家庭生活者。
(五)住所安全整潔,有足夠活動空間者。
二、單親家庭:
(一)具有照顧子女能力者。
(二)符合前款第一目、第三目至第五目規定者。
三、專業寄養:具有下列條件之一,並符合第一款第三目至第五目規定
者:
(一)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
曾任托兒所、安置機構保育人員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
(二)社會工作相關科系,曾有二年以上社會工作實務經驗者。
申請為寄養家庭,應檢具全戶戶籍謄本及其本人公立醫院健康証明書,
有配偶者,並應檢具配偶公立醫院健康証明書,向本府或受託單位申請
,經本府審查合格列冊登記。
|
寄養於親屬家庭者,由本府斟酌實際需要辦理。
寄養家庭應與本府或受託單位訂定契約後,始得接受寄養。
|
寄養家庭之寄養兒童、少年之人數,包括該家庭之子女,不得超過四人
,其中未滿二歲之兒童不得超過二人;身心障礙、發展遲緩兒童不得超
過一人。但寄養之兒童、少年為兄弟姊妹關係者,不在此限。
|
寄養家庭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注意寄養兒童、少年之安全,發生事故時,應緊急妥善處理,並同
時通知本府或受託單位。
二、寄養家庭需配合本府或受託單位之個案輔導與處遇,瞭解及教導寄
養兒童、少年之行為,以維護其人格尊嚴,促進生理及心理之健全
發展,應定期向本府或受託單位提供寄養兒童、少年之個案狀況資
料,並遵守個案保密原則。
三、協助寄養兒童、少年就學及對寄養家庭生活之適應,以培養其社會
行為之適應,並教育輔導回歸原生家庭。
四、提供寄養兒童、少年就學及課業輔導必要之協助,以加強其生活及
知能教育。
五、寄養費應為寄養兒童、少年之利益,妥善運用。
六、參加本府或受託機構安排之專業課程及訓練。
|
寄養家庭遷移時,應通知本府或受託單位,遷移後之居住處所,不符合
第七條第一項第五目之規定者,由本府或受託單位終止寄養並註銷其登
記。
|
寄養家庭終止提供寄養服務,應於一個月前向本府或受託單位申請終止
寄養。但情況特殊者,不在此限。
|
寄養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府或受託單位應通知其改善或終止寄養
關係,情節重大者註銷其登記。
一、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相關規定者。
二、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相關規定者。
三、藉機對外募款斂財者。
四、違反寄養契約或寄養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履行寄養義務者。
五、其他對兒童、少年應禁止之事項者。
|
寄養費用包括生活費、服裝費、衛生保健及健保費、教育費。
前項寄養費之標準,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兒童以中央政府前一年公告最低生活費用二點二倍計算為原則。
二、少年及身心障礙、發展遲緩者,以中央政府前一年公告最低生活費
用二點五倍計算為原則。
|
寄養家庭、少年之寄養費,應由兒童、少年之扶養義務人負擔。但本府
得視其經濟狀況予以補助,其標準如下:
一、列冊有案之低收入戶,全額補助。
二、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未達當年度最低生活費用二
倍者,補助三分之二。
三、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年度最低生活費用二倍
以上、未達二點五倍者,補助二分之一。
屬緊急安置之兒童、少年寄養費,先由本府負擔,認有續予寄養安置之
必要者,得移請兒童、少年戶籍所在地之主管機關負責處理。
兒童、少年之扶養義務人或監護人負擔之寄養費用,應按月繳交本府或
其受託單位以代收代付方式轉付寄養家庭。
|
寄養兒童、少年之全民健康保險費、傷病醫療費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應
由兒童、少年之扶養義務人負擔,其無力負擔者,得申請本府補助。
|
本府對於受託單位得補助寄養事務費,其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寄養費百
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
|
寄養之兒童就讀本府立案之公、私立托兒所得按月發給托育津貼。
|
辦理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有關之寄養費,事務費之補助及其他辦理寄養
業務之相關費用,由本府編列預算或由社會福利基金支應。
|
兒童、少年之扶養義務人應繳納而未繳納之費用,如其拒絕繳納,應循
法定程序處理。如為無力支付者,得由本府先行支付。
|
本府應定期辦理受託單位寄養業務之督導及考核。
|
本府或受託單位應定期邀請專家、學者辦理寄養家庭之考核。並依據考
核結果獎勵表現優良之寄養家庭。
|
本辦法規定之契約及書表格式,由本府另訂之。
|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