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臺南市公共設施植栽管理自治條例
時間: 中華民國107年12月19日

所有條文

臺南市(以下簡稱本市)為加強管理本市花草樹木及公共設施,特制定本
自治條例。

本自治條例之主管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公園、綠地、行道樹及其公共設施由主管機關管理,主管機關並得委託本
市各區公所或其他機關為管理機關。

本自治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管理:指修繕、栽植、修剪、整枝、除草、補植、澆水、中耕、施肥
    、防颱或病蟲害防治等作業。
二、毀損:指花草樹木及公共設施受損、枯死、遭砍(挖)除或不法侵害
    。
三、花草樹木:指已開闢之道路兩側或分隔島上或公園、綠地內,由主管
    機關或管理機關規劃種植或同意列管之植栽。
四、行道樹:指已開闢之道路兩側或分隔島上,由主管機關或管理機關規
    劃種植或同意列管之喬木及灌木。
五、道路:指臺南市市區道路管理自治條例適用範圍之道路。
六、公園、綠地:指臺南市公園綠地管理自治條例第二條適用範圍之公園
    、綠地。

花草樹木應視路段土質、當地氣候、周邊環境及景觀栽植。

行道樹栽植,應依下列方式辦理:
一、分隔島或人行道樹穴、綠帶內,不得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栽植位置及
    株距應考量枝幹適當之伸展空間。
二、距離路口轉角、路燈或號誌燈桿兩側五公尺以上;消防栓或電氣箱二
    公尺以上。
三、樹穴面積不得小於二平方公尺;中央分隔島內部淨寬度不得小於一公
    尺。

新闢或拓寬之道路,其寬度達二十三公尺,工程主辦單位應預留空間栽植
行道樹,並將行道樹植栽計畫送交管理機關。
但有特殊原因未能栽植行道樹,報請管理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花草樹木所在之臨街住戶或公私機關得就近協助養護;毀損時通知管理機
關處理。
前項協助養護事項為灑水、除草或傾倒扶正。
協助養護花草樹木績效良好或檢舉毀損花草樹木情事者,主管機關得予核
發獎狀或獎金。
前項獎金為主管機關實收毀損賠償金額總額百分之十。

行道樹由管理機關編號建檔管理維護,並定期巡視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應予扶正、修剪、移植或補植:
一、因颱風、暴雨或其他天然災害致折斷或傾倒。
二、人為毀損或盜挖。
三、自然枯死或病蟲侵襲。
四、其他妨礙公眾通行或公共安全情事。

花草樹木妨礙道路兩旁住戶進出或施工而須遷移者,應檢具移植計畫,向
管理機關申請遷移,並負擔相關遷移費用。

原有道路鋪築路面前,工程主辦單位應將行道樹保護計畫送交管理機關。

行道樹得由機關團體或自然人認養,認養規定另定之。

花草樹木除經管理機關同意外,不得修剪、移植或砍伐。
住戶如因花草樹木枝葉受有影響,應向管理機關申請派員修剪。

毀損花草樹木或影響其生機者,應回復原狀;無法回復原狀,其賠償基準
如下:
一、樹冠損壞、枝葉斷落或樹皮擦損之輕微毀損,賠償金額依該規格樹木
    之市價計算。
二、草坪損壞按面積株數及其規格依政府公告之單價計算。
三、大枝折損或根群嚴重毀損,賠償金額依該規格樹木市價之單價四倍計
    算。
四、主幹折斷、環剝樹皮、全株枯死或遭挖除,賠償金額依該規格樹木市
    價之六倍計算。

毀損公園、綠地或行道樹管理範圍內之公共設施者,應於六十日內修復或
依管理機關通知回復原狀所需之金額賠償之。

本自治條例規定之賠償金額,由管理機關執行。
前二條之賠償義務人於賠償金額通知書送達後三十日內未賠償者,依法追
償之。

本自治條例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