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

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漁船赴北太平洋從事秋刀魚漁撈作業管理辦法
時間: 中華民國112年6月28日

制定依據

1. 遠洋漁業條例 中華民國105年7月20日
中華民國人從事遠洋漁業,應依漁業法取得漁業證照,並向主管機關申請
核發遠洋漁業作業許可。
前項作業許可之申請資格、條件、應備文件、程序、期限、總容許漁船船
數、噸位數或魚艙容積、總容許漁獲量、廢止條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
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從事遠洋漁業之漁船應遵守養護管理措施及公海作業國際規範。
前項養護管理措施及公海作業國際規範所定下列各款有關事項之辦法,由
主管機關定之:
一、漁撈作業海域及期間,禁漁區及禁漁期。
二、漁具、漁撈方法、混獲忌避措施。
三、漁獲種類之限制或禁止。
四、漁獲數量限制或配額。
五、填報及繳交漁撈日誌、漁獲通報。
六、漁船標識、漁具標識、漁船船位回報管理。
七、漁獲物處理方式。
八、轉載或卸魚港口之指定及管理。
九、漁船作業觀察或檢查。
十、漁獲證明書核發。
十一、漁船及漁撈作業相關資料之公開化及透明化管理。
十二、其他漁船作業之相關管理事項。
前項各款事項之辦法,應隨遠洋漁業作業需求定期檢討。
從事遠洋漁業之漁船,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海上轉載、港內轉載或港
口卸魚。
前項作業主管機關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實地查核,受查核人員不得規
避、妨礙或拒絕。
第一項許可之申請資格、條件、應備文件、程序、海上轉載、港內轉載或
港口卸魚之通報事項與程序、查核、廢止條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主管機關定之。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應將其所屬漁船列為高風險漁船,並
實施特別管理措施:
一、有第十三條第一項所列重大違規行為。
二、最近三年內因違反本條例經處罰鍰累計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上。
三、因違反本條例經處收回漁業證照累計三個月以上,且執行完畢未滿三
    年。
前項實施特別管理措施之對外漁業合作限制、觀察員派遣、船位回報頻率
、漁獲通報、卸魚檢查、轉載限制、管理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高風險漁船變更經營者後,主管機關仍應依前項辦法之規定對該船
實施特別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