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
時間: 中華民國111年12月22日

所有條文

本規則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訂定之
。

本規則所稱負責人,指依公司法第八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負責之人。
本規則所稱業務人員,指為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下列業務之人員:
一、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
    本會)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
二、從事證券投資分析活動、講授或出版。
三、辦理全權委託投資有關業務之研究分析、投資決策或買賣執行。
四、對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或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為推廣或招攬。
五、辦理境外基金之募集、銷售及私募。
六、內部稽核。
七、法令遵循。
八、主辦會計。
九、辦理其他經核准之業務。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會負有選任經理人之責任,應確實審核經理人應具
備之資格條件,並就經理人資格條件之維持與適任性,負監督之責。
董事會應確實督導公司落實經理人之問責,並建立相關制度,及納入經理
人適任性之評估。
〔立法理由〕
一、本條新增。
二、按公司法第二十九條有關公司經理人之委任、解任,應由董事會以董
    事過半數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行之規定,證券投資
    顧問事業董事會應負責選任及監督經理人之任務。目前雖已將負責執
    行證券投資顧問事業重要政策及業務管理功能之經理人所應具備資格
    條件予以規定,惟該等經理人應具備之資格條件之維持,及其是否適
    任,均為影響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穩健經營之要素。為落實公司治理,
    並強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會選任及監督經理人之職責,爰參酌銀
    行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準則 (以下簡稱銀行
    負責人準則 )第八條、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應遵
    行事項準則(以下簡稱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十條,於第一項明定董事
    會負有選任及監督經理人職責之規定。
三、為強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永續發展經營,落實公司治理,於第二項明
    定董事會應確實督導公司落實經理人之問責,並建立相關制度。
四、有關董事會應督導落實經理人之問責,並建立相關制度,因涉及公司
    組織架構、權責劃分與分層負責、內部控制及董事會職能,將另於證
    券投資顧問事業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訂定。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應置總經理一人,負責綜理全公司之業務,且不得有其
他職責相當之人。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總經理,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符合第四條所定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資格,並具專業投資機構相關工作
    經驗一年以上。
二、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並具專業
    投資機構相關工作經驗四年以上,成績優良。
三、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證券金融專業知識、經營經驗及領導能
    力,可健全有效經營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業務。
本規則訂定發布前,已擔任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總經理者,得於原職務或任
期內續任之,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部門主管及分支機構經理人,應具備領導及有效輔佐
經營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能力,並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符合第四條所定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資格,並具下列工作經驗之一:
    (一)具專業投資機構相關工作經驗一年以上。
    (二)具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或數位經濟等專業領域之工作
          經驗二年以上,成績優良。
二、經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同業公會)
    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之業務員測驗合格,並具下
    列工作經驗之一:
    (一)具專業投資機構相關工作經驗二年以上。
    (二)具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或數位經濟等專業領域之工作
          經驗四年以上,成績優良。
三、經證券商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或已
    取得原證券主管機關核發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證書,並具下
    列工作經驗之一:
    (一)具專業投資機構相關工作經驗三年以上。
    (二)具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或數位經濟等專業領域之工作
          經驗六年以上,成績優良。
四、曾擔任國內、外基金經理人工作經驗二年以上。
五、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大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擔任證券
    、期貨機構或信託業之業務人員四年以上。
六、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證券金融專業知識、經營經驗及領導能
    力。
本規則修正發布前,已擔任前項職務之人員,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
,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第一項人員於本規則修正發布後升任或充任者,應具備或符合第一項所定
資格條件;不符者,不得充任,並由同業公會撤銷其登錄。

擔任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分析人員,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參加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分析人員測驗合格者。
二、在外國取得證券分析師資格,具有二年以上實際經驗,經同業公會委
    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業務員之法規測驗合格,並經
    同業公會認可者。
三、九十三年十月三十一日前,已取得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資格者。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之測驗及認可事項,由同業公會擬訂,申報本會核定
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業務人員,除從事
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投資經理人應符合第五條之三所定資格外,應具備下
列資格之一:
一、依前條第一項規定取得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資格。
二、經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之業務員測驗合
    格。
三、經證券商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或已
    取得原證券主管機關核發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證書。
四、曾擔任國內、外基金經理人工作經驗一年以上。
五、信託業公會或其認可金融專業訓練機構舉辦之信託業務專業測驗合格
    者,並經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法規測驗
    合格。
六、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大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擔任證券
    、期貨機構或信託業之業務人員三年以上。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於各種傳播媒體從事證券投資分析之人員,應具備前條
第一項各款資格條件之一。
本規則訂定發布前,已於各種傳播媒體從事證券投資分析之人員,與本規
則之規定不符者,應於發布日起三年內辦理補正,屆期未完成補正者,不
得於各種傳播媒體從事證券投資分析。
本規則修正發布前,對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或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為推廣、招
攬或協助辦理之業務人員,應於修正發布日起二年內取得本規則所定資格
之一,屆期未完成補正者,不得充任,並由同業公會撤銷其登錄。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內部稽核及法令遵循之業務人員,應具備下列資格
之一:
一、依第四條第一項規定取得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資格。
二、經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之業務員測驗合
    格,並在專業投資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或信託相關工作經驗一年以上
    。
三、經證券商同業公會委託機構舉辦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或已
    取得原證券主管機關核發之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測驗合格證書,並在專
    業投資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或信託相關工作經驗二年以上。
四、曾擔任國內、外基金經理人工作經驗一年以上。
五、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大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擔任證券
    、期貨機構或信託業之業務人員三年以上。
六、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大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並在符合
    「會計師辦理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告查核簽證核准準則」規定條件之
    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工作經驗二年以上,且經第二款或第三款
    所定之測驗合格。
七、具有「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律師考試規則」第五條第一款或
    第二款資格,並在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法律事務工作經驗
    二年以上,且經第二款或第三款所定之測驗合格。
第三條、第三條之一、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所定專業投資機構之範圍及其
工作項目,由本會公告。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內部稽核業務之人員,不得辦理登錄範圍以外之業
務。但他業兼營之內部稽核人員,得由他業登錄之內部稽核人員兼任之。

法令遵循主管應具備第三條之一第一項所定資格條件,其職級至少應相當
於部門主管。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法令遵循業務之人員不得由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一
款至第六款及第九款業務之人員兼任。
法令遵循主管及業務人員未符合所定條件及兼任限制者,應於中華民國九
十七年六月三十日前辦理補正,屆期未完成補正者,不得充任,並由同業
公會撤銷其登錄。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從事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投資經理人,應具備第五條之
一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資格之一。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總經理、部門主管、分支機構經理人及業務人員,除
法令另有規定外,應為專任;其於執行職務前,應由所屬證券投資顧問事
業向同業公會登錄,非經登錄,不得執行業務。
有下列情事之一,不得為前項之登錄;已登錄者,應予撤銷:
一、有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之情事。
二、不符合本規則所定之資格條件。
三、違反第七條規定。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總經理不得兼為全權委託專責部門主管、全權委託投
資經理人或全權委託期貨交易業務之交易決定人員。
他業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或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依法應設置專責部門者
,其專責部門之部門主管及業務人員,除符合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外,不
得辦理專責部門以外之業務,或由非登錄專責部門主管或業務人員兼辦。
他業兼營全權委託投資業務者,其辦理投資或交易決策之業務人員得兼任
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對符合一定資格條件之人募集期貨信託基金或全
權委託期貨交易業務之投資或交易決策人員。
他業兼營全權委託投資業務符合下列條件者,其辦理投資或交易決策之業
務人員,得與其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從事證券投資分析之人員相互兼任
:
一、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及證券投資顧問業務之客戶為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
    四條第二項所定之專業投資機構。
二、該事業之內部控制制度已訂定有效防範利益衝突之作業原則,以確保
    公平對待所有客戶。
他業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從事證券投資分析之人員或他業兼營全權委託
投資業務辦理投資或交易決策之業務人員,符合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負責人
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八條第六項規定者,得與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
投資或交易決策人員相互兼任。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兼營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從事證券投資分析之人員,除符
合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第八條第六項規定者外,
不得與兼營證券投資信託業務辦理投資或交易決策之業務人員相互兼任。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得投
資於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或兼為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信
託事業或證券商之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監察人本人或其關係人同時擔任其他證券投資顧
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之董事、監察人,推定有利益衝突之
情事。但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與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
或證券商屬公司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者,或依法令規定兼任者,不在此
限。
前項所稱董事、監察人本人,範圍如下:
一、法人及其指定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二、法人及代表法人當選之自然人代表人。
三、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之自然人。
第一項所稱董事、監察人本人之關係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之關係
人,其範圍如下:
一、同一自然人之關係人:
    (一)該自然人之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自然人與前目之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
          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
          業或財團法人。
二、同一法人之關係人:
    (一)該法人之董事長、其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法人與前目之自然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
          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
          企業或財團法人。
    (三)該法人之關係企業。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一
          至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三、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九及第三百六十九
          條之十一規定。
政府及其直接、間接持有百分之百股份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不適用前三
項規定。但其所指派之法人董事、監察人代表或代表人,除經本會核准外
,不得兼任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任何職務
。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監察人本人或其關係人,有第一項或前項利益衝
突情事時,本會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本條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修正施行前,已擔任證券投資顧問事業
董事或監察人者,得於原任期內續任之,不受前五項規定之限制。
〔立法理由〕
一、本條新增。
二、第七條第七項規定,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除
    法令另有規定外,不得兼為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
    業或證券商之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考量國內之集團經營模式趨於
    普遍,且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董事、監察人多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
    一項、第二項由法人股東代表或代表人擔任,為落實防範證券投資顧
    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及證券商間兼任產生利益衝突之情事,爰
    參酌銀行負責人準則第三條之三第一項及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六條第
    一項規定,於第一項本文明定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監察人本人(
    包括自然人及法人)或其關係人,如兼任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
    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之董事、監察人,則推定有利益衝突之情事
    。
三、考量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同時擔任同一金融集團下金融機構之董事或
    監察人,尚無利益衝突疑慮,爰於第一項但書明定,證券投資顧問事
    業與其他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如有公司
    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包括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三推定為有控
    制與從屬關係),或依法令規定兼任者(如第七條第七項除書),不
    在此限。
四、參酌銀行負責人準則第三條之三第二項及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六條第
    二項規定,於第二項明定,就第一項所稱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
    監察人本人之範圍,依公司法第二十七條及第一百九十二條當選態樣
    ,予以定義,將行使董事、監察人職務之自然人及法人納入本條規範
    中,並依其當選方式分款敘明。
五、參酌銀行負責人準則第三條之三第三項及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六條第
    三項,於第三項明定,就第一項之關係人範圍予以定義。
六、參酌銀行負責人準則第三條之三第四項及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六條第
    四項,政府及國營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對金融機構之持股,因係代表政
    府利益,且受立法機關之監督,尚無須適用大股東適格性之審查及利
    益衝突之規定,故於第四項本文明定,無第一項至第三項之適用。惟
    政府或國營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指派代表人擔任投資之其他證券投資顧
    問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董事、監察人時,所指派之代表
    人,除事先檢具有關文件,說明該代表人兼任無利益衝突之虞及必要
    性,於報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外,不得兼任其他證券投資顧問
    事業、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或證券商任何職務,爰明定第四項但書。
七、考量「違反利益衝突之董事、監察人解任」有重大不利之效果,爰參
    酌銀行負責人準則第三條之三第五項及保險業負責人準則第六條第五
    項規定,於第五項明定,得給予當事人一定期限調整,無正當理由屆
    期未調整者,其法律效果為應予解任。
八、考量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董事或監察人之兼任如有不符第一項或第四項
    規定者,需有一段作業期間予以調整,爰於第六項另定本條之施行日
    期,並規範現任董事或監察人任期於修正施行日尚未屆滿者,得自任
    期屆滿時始適用該等規定。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董事或經理人,擔任部門主管或直接從事業務人員之
職務者,應取得或具備本規則所定有關部門主管或業務人員資格條件之一
。

第六條之人員有異動者,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應於異動次日起五個營業日內
,向同業公會登錄。所屬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在辦妥異動登錄前,對各該人
員之行為仍不能免責。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負責人、部門主管、分支機構經理人及業務人員之登錄
事項,由同業公會擬訂,申報本會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經理人或業務人員請假、停止執行業務或其他原因出
缺者,所屬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應指派具有與被代理人相當資格條件之人員
代理之,該人員並不得違反第七條規定。
前項之代理,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應設專簿載明代理之事由、期間、代理人
及其職務,以供查考。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業務人員,應參加本會及原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
員會所指定機構辦理之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初任及離職滿二年後再任之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業務人員,應於到職後半年
內參加職前訓練,在職人員應於任職期間參加在職訓練。

未參加第十二條訓練或訓練未能取得合格成績於一年內再行補訓仍不合格
者,不得充任業務人員,並由同業公會撤銷其業務人員登錄。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部門主管、分支機構經理人、業務人員或其
他受僱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本誠實信用原則執行業
務。
前項人員,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詐欺、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方式簽訂委任契約。
二、代理他人從事有價證券投資或證券相關商品交易行為。但為委託人之
    法定代理人,不在此限。
三、與客戶為投資有價證券收益共享或損失分擔之約定。
四、買賣該事業推介予投資人相同之有價證券。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及境
    外基金,不在此限。
五、為虛偽、欺罔、謾罵或其他顯著有違事實或足致他人誤信之行為。
六、與客戶有借貸款項、有價證券,或為借貸款項、有價證券之居間情事
    。
七、保管或挪用客戶之有價證券、款項、印鑑或存摺。
八、意圖利用對客戶之投資研究分析建議、發行之出版品或舉辦之講習,
    謀求自己、其他客戶或第三人利益之行為。
九、非依法令所為之查詢,洩漏客戶委任事項及其他職務所獲悉之秘密。
十、同意或默許他人使用本公司或業務人員名義執行業務。
十一、以任何方式向客戶傳送無合理分析基礎或根據之建議買賣訊息。
十二、於公開場所或廣播、電視以外之傳播媒體,對不特定人就個別有價
      證券未來之價位作研判預測,或未列合理研判分析依據對個別有價
      證券之買賣進行推介。
十三、藉卜筮或怪力亂神等方式,為投資人作投資分析。
十四、以文字、圖畫、演說或他法鼓動或誘使他人拒絕履行證券投資買賣
      之交割義務、為抗爭或其他擾亂交易市場秩序之行為。
十五、利用非專職人員招攬客戶或給付不合理之佣金。
十六、以非真實姓名(化名)從事證券投資分析活動或其他業務行為。
十七、以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為贈品。
十八、於非登記之營業處所經營業務。
十九、其他違反證券暨期貨管理法令或經本會規定不得為之行為。
〔立法理由〕
考量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人員有規劃其未成年子女投資理財需求,且第十五
條之一已訂定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人員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被本人
利用名義交易者,從事股票及具股權性質之衍生性商品交易,應向所屬證
券投資顧問事業申報交易情形之規定,爰參酌證券商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
理規則第十八條第二項第十七款規定,於第二項第二款增訂排除適用不得
代理他人從事有價證券投資或證券相關商品交易之但書規定。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部門主管、分支機構經理人、對客戶或不特
定人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之人、投資經理人或知悉相關證券投資資訊
之從業人員,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持有者,從事股
票及具股權性質之衍生性商品交易,應向所屬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申報交易
情形。
前項應申報之資料範圍及投資標的,由同業公會擬訂,報本會核定;修正
時,亦同。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部門主管、分支機構經理人、業務人員或其
他受僱人,從事業務廣告及公開舉辦證券投資分析活動,不得有下列行為
:
一、於傳播媒體提供證券投資分析節目,違反第十五條規定。
二、為招攬客戶,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式,誘使投資人參加證券投資分
    析活動。
三、對所提供證券投資服務之績效、內容或方法無任何證據時,於廣告中
    表示較其他業者為優。
四、於廣告中僅揭示對公司本身有利之事項,或有其他過度宣傳之內容。
五、未取得核准辦理全權委託投資業務,而為使人誤信其有辦理該項業務
    之廣告。
六、為保證獲利或負擔損失之表示。
七、於傳播媒體從事投資分析之同時,有招攬客戶之廣告行為。
八、涉有利益衝突、詐欺、虛偽不實或意圖影響證券市場行情之行為。
九、涉有個別有價證券未來價位研判預測。
十、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或櫃檯買賣成交系統交易時間及前後一小時
    內,在廣播或電視媒體,對不特定人就個別有價證券之買賣進行推介
    或勸誘。
十一、於前款所定時間外,在廣播或電視媒體,未列合理研判分析依據,
      對不特定人就個別有價證券之產業或公司財務、業務資訊提供分析
      意見,或就個別有價證券之買賣進行推介。
十二、對證券市場之行情研判、市場分析及產業趨勢,未列合理研判依據
      。
十三、以主力外圍、集團炒作、內線消息或其他不正當或違反法令之內容
      ,作為招攬之訴求及推介個別有價證券之依據。
十四、引用各種推薦書、感謝函、過去績效或其他易使人認為確可獲利之
      類似文字或表示。
十五、為推廣業務所製發之書面文件未列明公司登記名稱、地址、電話及
      營業執照字號。
十六、以業務人員或內部研究單位等非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名義,舉辦證券
      投資分析活動、製作書面或電子文件。
十七、違反同業公會訂定廣告及促銷活動之自律規範。
前項第十七款之自律規範,由同業公會擬訂,申報本會核定後實施;修正
時,亦同。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與業務人員涉嫌違反本法或其他有關法令,或
就執行職務相關事項之查詢,應於本會所定期間內,到會說明或提出書面
報告資料。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業務人員及其他受僱人執行業務,對於本法
第五十九條或本於法令或契約規定事業不得為之行為,亦不得為之。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業務人員及其他受僱人,於從事證券投資顧
問業務、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及其他經本會核准之有關業務之行為涉及民事
責任者,推定為該事業授權範圍內之行為。

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之負責人與業務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由本會予以獎
勵或表揚:
一、對健全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與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經營與發展,增進資
    產管理服務市場之整合管理具有顯著績效者。
二、研究著述,對發展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或執行證券投資顧問業務具有創
    意,經採行者。
三、舉發市場不法違規事項,經查明屬實者。
四、熱心公益,發揮團隊精神有具體事蹟者。
五、其他有足資表揚之事蹟者。

他業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或全權委託投資業務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一款
至第七款之部門主管及業務人員,除內部稽核部門主管外,應具備本規則
所定資格。
他業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或全權委託投資業務者,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
外,其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七款之部門主管及業務人員,準用第
六條及第八條至前條規定。

本規則除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修正發布之第七條之一自一
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立法理由〕
配合第七條之一第六項另定該條之施行日期,爰修正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