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新北市社會住宅都市設計審議原則
時間: 中華民國104年10月1日

所有條文

一、新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提升本市社會住宅規劃品質,加速都
    市設計審議時程,並提供申請、設計單位之規劃參考,依據都市計畫
    法新北市施行細則第四十五條,特訂定本原則。

二、本原則適用範圍係指依據住宅法第三條第二款「社會住宅」定義之「
    指由政府興辦或獎勵民間興辦,專供出租之用,並應提供至少百分之
    十以上比例出租予具特殊情形或身分者之住宅」,本府政策性推動之
    青年住宅或出租住宅,以及本府公辦都市更新、公益設施獎勵提供之
    社會住宅等類似住宅型態。

三、公共開放空間系統配置事項
  (一)地面層除規劃店鋪、社會福利設施外,地面層局部以留設半戶外
        活動廣場之通透設計為原則。
  (二)公共藝術設置,應考量避免影響人行動線、無障礙空間、車行動
        線及視角。

四、人行空間(含戶外廣場等)或步道系統動線配置事項,應特別考量無
    障礙環境之整體設計,包含人行空間寬度、鋪面材質、指標系統等。

五、交通運輸系統配置事項
  (一)停車數量與配置(汽車、機車停車空間之設置):
        1.考量社會住宅汽車停車需求,申請社會住宅之容積得依建築技
          術規則規定設置汽車車位,機車位仍以一戶一機車設置為原則
          ,並應考量無障礙汽機車停車位設置。自行車數量依照新北市
          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內容以法定機車數量四分之一設置。
        2.倘周邊環境另有停車需求,本市都市設計委員會可考量酌予增
          加停車位或自行車位設置。
        3.地下層機車車位應集中鄰近垂直服務核規劃;大面積地下停車
          空間,應予以分區規劃及管理,以利使用者識別方向及位置。
        4.地面一層倘規劃作為店鋪使用,應考量臨停、裝卸需求規劃停
          車位,不計入法定停車位。
  (二)停車動線設計原則:
        1.除一般車行動線外,應考量社會住宅、個案特殊需求之救護車
          、復康巴士等路線規劃。
        2.視個案需要應考量大眾運具之動線規劃,以內化之方式減少對
          外部交通之衝擊:
         (1)公車招呼站停等區。
         (2)捷運接駁、社區巴士停等區。

六、建築基地細分規模限制事項
  (一)考量社會住宅至少提供10%以上比例出租予具特殊情形或身分者
        之住宅,應至少 5%房型採通用(無障礙)設計。
  (二)居住單元之類型、面積應考量該地區週邊環境服務水準,以及全
        市社會住宅之需求調整設計規劃。

七、建築量體配置、高度、造型、色彩及風格之事項
  (一)建築物立面設計原則:
        1.立面應考量耐污、易維護或更換之材質設計。
        2.立面設計應考量住宅內部之自然通風採光,並考量建築物座向
          規劃適當遮陽設計。
        3.倘基地範圍內採多棟建築設計,其各棟建築物外觀及立面色彩
          、形式設計,應考量其辨識性及自明性設計。
  (二)建築物照明計畫:
        1.為避免治安死角產生,應加強地面層夜間公共空間照明設計。
        2.燈具及照明設計,應考量後續管理維護及節能等妥適設計。

八、環境保護設施配置事項
  (一)社會住宅規劃應設置雨水回收淨化設備,將回收沉澱淨化之雨水
        使用於植栽澆灌用水。
  (二)社會住宅規劃應以符合「綠建築評估手冊」銀級綠建築標章設計
        及「生態社區解說與評估手冊」銀級生態社區設計為原則;倘因
        基地情形特殊或其他條件限制,經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同
        意者,不在此限。
  (三)由政府興建之社會住宅屬公有新建建築,應取得合格級候選智慧
        建築證書;倘因基地情形特殊或其他條件限制,經新北市都市設
        計審議委員會同意者,不在此限。
  (四)因應氣候變遷都市防災,除依「新北市都市計畫規定設置雨水貯
        留及涵養水分再利用相關設施申請作業規範」設置相關設施外,
        應增加雨水貯留及涵養水分再利用相關設施之貯留體積,或另提
        出提升基地保水、透水方案。

九、景觀計畫
  (一)景觀設計應考量日後維修管理及費用,不建議規劃景觀水池或過
        多裝飾性構造物設計。
  (二)宜以選擇適合當地氣候且有遮蔭之原生樹種,並以複層植栽規劃
        。

十、管理維護計畫
  (一)考量後續管理維護,應考量下列原則設計:
        1.建築物戶外、室內材質選擇,應考量後續維管更換。
        2.建築物管線宜以明管設計。
  (二)考量社會住宅出租之特殊情形或身分者,應提出其特殊需求之整
        體計畫,如緊急按鈕、醫療服務中心等設計。